活动前言: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爱玩,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最近常常能听到“安吉游戏”这个词,安吉游戏提倡:从孩子的兴趣着手。在兴趣中,幼儿会不知不觉习得知识。所以,真正的游戏是非老师设定目标和内容,由幼儿自主发现,并因好奇而产生探究兴趣、欲望而生成的游戏。其中没有任何强制关系,幼儿在这样的游戏中完全可以发挥自主权利,通过制定计划、寻找伙伴、合作协商、探究、和解决问题,来获得学习品质的发展和达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
1.游戏背景
2.游戏过程与实录
3.活动过程实录
游戏背景
“推小车”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游戏活动。推小车可以练习幼儿的手臂肌肉力量,提高幼儿全身的协调性。推小车时小朋友们首先思考怎样才能让小车保持平衡又要让小车不会漂移呢,他们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孩子们很喜欢玩小推车,他们喜欢把小推车推来推去,但是如果中途没有新的“任务”或者玩法,被孩子们玩了一会会小推车就会被无情“抛弃”,小朋友们就“移情别恋”了!
活动过程与实录
户外自主游戏时间到了,几个小朋友在沙池找来了小推车,易子铭,张俊瑀等几位小朋友开心的跑着把小推车从这头推到那头,又从那头推到这头。大约持续了2分钟后,小朋友们推车的速度明显变慢了,星妍东瞧瞧西望望,开始失去对推小车游戏的兴趣,尝试寻找新的兴趣点。这时,眼前的一幕引起了星妍的兴趣,“易子铭在推车的过程中故意去撞俊瑀的车”。心妍原地看男孩子们“撞车”也不推自己的小推车了。过了一会她彻底放弃了推车,寻找其它的活动。
分析与评价
在游戏刚开始孩子们推着小车跑来跑去,自由奔跑让他们很兴奋,所以孩子们的速度很快,游戏主动性强、参与度高;但是推车跑这一形式单一、高强度的活动很快就让孩子们失去了兴趣。但是,易子铭在游戏中创新了玩法——撞车,这有调动起了男孩们的兴趣,游戏继续进行;悦悦观察了男孩子的游戏,并没有吸引她加入,因此,她彻底放弃了推小车的游戏。
从游戏中能看出,凡是孩子感兴趣的,他们就会主动参与,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相反,孩子们不喜欢的游戏,他们很难主动地参与其中。
我的思考
每次开展户外活动时,老师都会想:孩子们喜欢玩什么?怎样玩?我们也会去问孩子这一问题,但是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喜欢玩什么?那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我认为就是要让孩子们先去玩,教师只要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就能得到答案,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者”,能让孩子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游戏必然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推小车——运球
易子铭发现俊瑀是背对着拉小推车,撞完俊瑀的车后他也模仿他背后拉车,星妍重新扶起小推车,也开始了背后拉车。走了没有几步,易子铭看到俊瑀在小车里面放了一个篮球,他也去玩具柜里面找到篮球,放在小车里面,和星妍一起玩“运球”游戏。刚有走了一段距离,他看到旁边有小朋友摆好的轮胎,于是他就推着小车从轮胎中间绕行过去,悦悦也过来玩了。玩了几分钟悦悦说:“我们一起搭一个桥吧!”这个提议得到了旁边几位小朋友的呼应,他们一起去找来了独木桥,一起开始搭桥。
分析与评价
在游戏中,“拉小车”、“运球”再一次使已经放弃推车的高清恬、易子铭小朋友继续游戏,他们边游戏边观察周围的状况,又发现了新的玩法——绕轮胎运球,游戏难度一步步提升,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思考——推着小车过“桥”,这个提议很快被大家接纳,因此:如何搭桥这一难题又开启了孩子们新一轮的探索。
从游戏中我们观察到: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很强,他们能发现同伴的游戏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也会主动去学习、模仿他人的游戏;同时,小班第二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他们慢慢学着接纳同伴,开始与同伴进行简单合作;但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短,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所以在运球时孩子们又被轮胎吸引,于是他们开始推着小车,运着球走轮胎障碍物的路线,这也是游戏深入开展的体现。
我的思考
在孩子们游戏时老师并没有介入,但孩子们一直在观察、在模仿、在创新,如果我提前设计了游戏环节,我想孩子们肯定就会失去观察他人、模仿游戏、创新游戏玩法的机会,教师设计的游戏环节虽然丰富,但并不一定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孩子的个体差异需求并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活动过程与实录
推小车——搭桥
几个小朋友先用大块积木铺成了台阶式的“桥”,易子铭推着小车想要从上面过去,可是发现轮胎根本上不去。俊瑀想了想说:“我有办法了!”他把台阶式的“桥”调整了位置,把它们铺成平的,并且每个都扣上了扣板。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小推车抬的放在“桥”上,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小车虽然可以在桥上面走,可是上桥、下桥的时候还是需要大家把车抬着上、下!易子铭看着我说:“老师,我们的桥怎么都不行,这该怎么办呢?”我说:“你们平时过桥的时候,发现桥面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一起想办法搭一架真桥吧!”这时候,旁边几位小朋友说:知道了,知道了,我们找到平衡木就好了!
几个小朋友又抬了平衡木。搭桥的活动再次重新开始,易子铭把平衡木一半搭在独木桥上,一半放在地上。俊瑀尝试走的时候,走到一半时,发现往前一走木板就会晃动,他吓得赶紧走了下来。于是,几个小朋友又开始调整位置,他们把木板往下挪。经过实验,这次终于可以上去了,于是他们又抬来一块木板,又在独木桥的另一头也搭上了木板桥,新桥搭好了,旁边围观的小朋友越来越多。
分析与评价
在“搭桥”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最终都想出了解决办法,比如:给台阶式的“桥”扣扣板、小推车不能推着上桥、调整平衡木板的位置,从始至终我都没有主动介入,而是一直在旁边观察,当张一禾寻求帮助时,我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引导他根据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孩子们在不断“试误”中探究、调整“桥”的搭法,不难看出孩子们进行搭“桥”游戏是有目的的,能够不断找寻材料,商量策略,挑战自己!
我的思考
在很多活动中,当看到孩子们遇到问题或者“出错”,大多数教师总是忍不住想要“伸出援手”,以成人的思维,带着孩子们去游戏,当然这样的游戏过程会顺利很多,但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呈曲线下降状态:在这次的推小车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越来越高,原因就是:幼儿自己发现问题、以儿童的心理解决问题,解决策略获得同伴的认同,最后成功的体验感很强,强化了幼儿游戏的动力!
活动小结
第一、投放丰富的底结构材料
在下次游戏中丰富的低结构材料的投放,还可以在场地设置障碍物,如:小桶、轮胎等。引导孩子自己在游戏中发现、尝试、探索出来,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第二、学会耐心等待、做好观察者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善于捕捉幼儿信息,和幼儿一起投入到游戏当中,共同发现、共同发展、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倾听他们的心声,因为每一个孩子的行为,每一个问题都有他的原因,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以及发展水平,站在孩子的角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快乐中提升。
游戏小结
第三、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支持和引导幼儿探索!
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支持和引导幼儿探索为孩子们多提供自主游戏、平行游戏以及同伴间合作的游戏,把握机会引导孩子,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做好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第四、认可和支持儿童的自主性
游戏中尊重幼儿的“创意”,游戏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玩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并适当给孩子在创作中一些建议,帮助完成得更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让张一禾、秦玺哲与其他小朋友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在交流的同时也提升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