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第48期)解读新课标、“数”立新航向——丛台区南吕固中心校教研活动

用户14468898
创建于03-21
阅读 40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素质,3月21日下午,南吕固中心校的全体数学 教师开展的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思、悟”为主题的数学课标培训。

    从三大方面为我们进行了分享:1、课标新变化;2、理解与感悟;3、问题与思考。

                      课标新变化

  把2011版课标与2022版课标做了细致的对比,有之前的132页到现在的182页,课标中一共有87处提到了核心素养,所有新增加的重点内容都用红笔做了清晰的标注,没有精心的研读和深入的思考哪来这样精准的数据,哪来这样精辟的理解和认知。如果说我们学习新课标是走马观花式的看了看或者背了背,就是把课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掰开了揉碎了去查阅、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

   我们平时看到课标中的“三会”和“四能”认为是独立存在的,通过今天张老师的解读,我们理解了“三会和四能是一个有机整体”,数学眼光(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思维(想)——分析问题;数学语言(说)——解决问题,它们之间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是环环相扣的。

    新课标中三大目标是“四基”、“四能”和“情感态度”,这三大目标中大多数老师重视的都是“四基”和“四能”,往往忽略了“情感态度”。老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当然,让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前提是老师要认识感受到“数学美”的重要性。

    什么叫感悟?感悟就是一些理性的认识。课标中的每个词都要一个一个的解读,我们在经历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了体验的同时,就要脑子动一动,领悟一些什么东西,把你的感受和你的理解给呈现出来,这样的话,你经历这个过程才有价值。

    学课标是老师必须要做的功课,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不是空话,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你看人才、人才,人在才的前面,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而这个才我们一定要因人而异,大才要重培养,小才也要培养,这就是课标中提到的“人人都获得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

    强调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特别是探索大单元教学,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分析主题—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表现,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的思维习惯,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问题与思考

    平时上课时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要带着问题去学习,那我们学习新课标也应该带着问题去思考。

1、关于综合实践的“主题学习”,如何教综合实践课?

2、关于“方程”,“方程”知识放调到初中对我们小学的“用字母表示数”有影响吗?

3、关于“正、反比例”,去掉“反比例”留下“正比例”有什么用意?

4、关于“百分数”移到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百分数的基本知识是否会忽视?

5、关于“尺规”作图,为什么在第二学段提出?是否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6、关于“内容的分与合”,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更合适?

    本次培训活动,是对新课标、新教材深入学习的研讨实践,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研读,又有扎实有效的课堂实践,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的教学能力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阅读 40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