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出欢乐,“丸”出花样----福佑路小学综合组教研活动

福佑路小学体育
创建于2024-03-20
阅读 5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捶丸起源

   《明宣宗行乐图》中的“捶丸”场面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改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捶”即击,“丸”即球。

       3月19日上午,示范区福佑路小学综合教研组齐聚一堂,进行关于“捶丸”的教研活动。

       首先由张姣姣老师为大家介绍捶丸的历史。

       然后,张姣姣老师又带领综合组的老师到操场上进行实地操作,让老师们真切的感受“捶丸”的乐趣。

阅读 5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