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不同构   异构不异质
——向荣语文组教研活动(一)

猎雪
创建于03-20
阅读 3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研工作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为积极落实教育局“抓课堂”月活动,语文教研组按照学校安排,开展了八年级“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活动概况

1、活动类型:同课异构

2、时    间:2024.3.13上午第一节第二节

3、地    点:八4班、八2班

4、执教教师:郭亚龙、张润洲

5、课    题:《小石潭记》(柳宗元)第一课时

6、评    课:当天下午,在三楼办公室进行了两节课的评议。副校长王翠斌到会,从学校课堂改革的要求和我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师畅所欲言,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活动掠影

授课篇目

教师授课

异构目标

学生参与

领导和教师听课

评课议课

课堂对比

同设:

     1、考虑了实际学情,适度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手段,落实重点字词的识记与释义。

     2、教学环节大致相同。都有导入、展标、背景作者介绍、范读自读、逐句释义翻译等环节。

     3、发挥多媒体优势,PPT直观展示助读资料和文言释义,用不同颜色标记,醒目。

     4、方法基本相同:以讲为主,调动学生参与。

异构:

     1、新授内容(段落)不同,郭老师“复习+讲授第一段”,张老师讲授了前两段。

     2、目标设置不同。

郭老师: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正确翻译、把握文章写作顺序。

张老师:了解背景,借助注释读懂课文;把握作品内涵;激发热爱自然的感情。

    3、时间占比不同。郭老师课有旧课复习,在复习和导入上占用时间较长,张老师相对入题直接,着力于文句释义。

    4、在“读”的量上有多有少。

    5、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度与调动效果不同。

发现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1、教研教学要扣紧学情。根据我们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教情与学情的有效互补,最终达到让课堂有效、高效的目的,最大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2、“异构”应尽量显明。“异”,不是班级不同、执教老师不同,而是在教学理念、模式选择、教学设计、课堂结构等方面有明显的“异”。解决这一问题,最好是集体备课,或者分工备课,教师各侧重于某一方面进行设计,这样的话,体现出来的优劣会更明显,能更好地为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2、打破“讲”的旧局迫在眉睫。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参与,强调培养学生“学”的能力。我们的课堂,急需由“讲”转为“教”,由知识的传播转为能力素养的培养。如何做到这一点,是解决教学滞后的首要工作。

3、要摆脱现成课件的束缚,重视课堂生成。课件运用一定有好处,但教师习惯于用课件,依赖于用课件“填充”课堂,学生将会被动接受,缺乏思考,课堂少了现时的生成,不能极大突出学生的学,顺风顺水,一切都对,教师也便缺乏纠错和评价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少了活力和趣味。

4、发挥“读”的作用。课堂中往往会涉及到“读”,但要求学生的“读”应有明确的目的、“读”的方法有清晰的指导。就本次教学文本而言,比如目标里设置一个具体任务,分步读重点词语、读文中景物、读作者情感。甚至可以考虑导入材料《江雪》之“独”与本文的潭水之“清”形成照应,便于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语文教研组

                                                    2024.3.13

阅读 3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