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小赖
创建于03-20
阅读 2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三次谈及“新质生产力”,进一步系统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先,坚持先立后破。经过三年疫情,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先立后破”方法论是破解当前经济困境的关键手段。我们要坚持先立后破,立足自身实际,总结过去经验,建立新的机制体制,淘汰落后的制度,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用新兴技术注入到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智能化、高端化,拉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其次,加快因地制宜。“因地制宜”这四个字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因地制宜”要求我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我们可以立足农村实际,做好“特色”文章,发展好农业产业和本地特色旅游业,结合网络直播等方式,拉动新产业,构建新模式,推动经济发展。

    最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扎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与当前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挖掘潜力、激发潜能,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同时,坚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抓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人才培养,与高校对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营造信任人才、尊重人才、支持人才、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调动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立足实际。通过先立后破、因地制宜、深化改革这三步,立足当前和长远,统筹兼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抚市镇人民政府 赖贝)

阅读 2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