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而再前行

平野企业文化园地
创建于03-2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平野党支部

2024年3月16日

3月16日上午,阳光温和,微风徐徐,在党支部书记王国斌的带领下,平野党支部全体党员前往汕头开埠文化馆、汕头侨批馆、中共中央到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站旧址等地方参观学习,深入了解汕头开埠发展史、汕头秘密交通站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等,给党员上了一节户外党课。

1. 了解汕头发展史

  • 我们来到汕头开埠文化馆,开埠馆始建于1907年,是一座独立的三层欧陆建筑风的大楼,这座大楼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的前身曾是民国时期的台湾银行、报馆旧址,建国后作为汕头西医院、报社、法院等机构的办公地点,它见证了老汕头埠的建制沿革和盛衰更迭。
  • 开埠馆大楼伫立于曾经繁华的永平路1号,大楼前步道上有三组古铜色塑像,分别是:市井中卖草粿的走贩、西洋女留学生、资本家和汉奸,将中西两种文化元素展示得淋漓尽致。进馆大门古色古香,有一幅巨大的开埠文化壁画,上面的“汕头埠”三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层是多功能展示厅,里面收集了不少名家字画,集中展示汕头埠发祥地风采。
  • 二楼展厅是是开埠文化的重要展览区域,收藏了由市民、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的1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有汕头解放前的营业执照、老股票、侨批以及解放初期的老照片等,还有反映石头开埠后潮汕制药工业的碾药钵、 体现汕头民用电话的起源的国古董铁壳手摇电话机等。一件件藏品都是汕头开埠后的历史进程是印迹。
  • 三楼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作为潮文化的展示、演示厅。

2. 学习侨批文化

  • 汕头侨批文物馆于2004年4月24日成立。由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先生、饶宗颐教授倡导,是中国首家侨批文物馆。馆内有“潮汕侨批文化图片展”,展出包括“侨批的历史轨迹”、“华侨侨眷生命线”、“侨批文化的研究”、“筹办侨批文物馆”四个部分的照片,还陈列部分侨批原件、送批用具等文物。
  •  潮汕话把“信”称为“批”。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特殊凭证。近代潮汕籍侨胞为生活所逼或为逃避战乱,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及其他国家谋生。由于当时东南亚等国金融邮讯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海外侨胞寄回家乡的款项和信息,由专门往来国内外的“水客”和侨批馆递送。于是就有了大量的侨批文物。

3. 探寻党的秘密交通站

  • 在开埠馆二楼,有一张中共中央到中央苏区交通线汕头站旧址的清晰图片,所以我们最后一站,来到实地参观。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在海平路97号,是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该建筑为红色革命文物,是原中央交通局在汕头建立的直属交通站。
  •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始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这让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不安。他们连续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并对食盐、煤油等日常紧缺物资实行“公卖”制,进行持续而严密的经济封锁。 在上海党中央被迫转移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建立了由上海途经汕头通往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它在1930年到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将包括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云将中国共产党两百多位核心领导成员安全转移到中央苏区。
  • 展馆的一楼对当时的店面情景复原再现,同时有一座3D交通线沙盘;二楼复原了当时的站长办公室及工作场所的情景;三楼则模仿当时地下工作者开展地下工作的场景。

每到一处,党支部书记王国斌都当起临时讲解员,讲解每一处地方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情况,让每个党员身临其境体会老一辈的无私、伟大和艰辛。了解汕头的兴衰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以史为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中,在各自岗位上起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倾每个人所能去奉献给这座承载百年历史的城市。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