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显新意,集团赋能促提升———记二中集团总校莅临我校指导“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莲子清如水
创建于2024-03-19
阅读 20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和风传花信,微雨濯春尘。我校为了应对发展之需,乘集团办学之东风,获取集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习集团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特于2024年3月20日下午邀请二中集团总校莅临我校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指导我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学科有高中语文、高中政治、高中化学。本活动由丰都二中:乐烁、陶雪丰、冉应蓉,丰都一中:冉雪娇、张敏、秦节红六位老师献课。

同课异构   各美其美

“语”美同行   “研”途花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丰都二中

乐烁

    

  乐烁老师本节课以酒为引,将本文分为四部分:故人重逢,温情之酒;虞侯密谋,阴谋之酒;草场店家,热情之酒;狭路相逢,蜕变之酒。乐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这四部分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得出“忍—怒—安—反”的结论,最后再合作探究林冲悲剧的根本原因——社会的黑暗。

       本节课乐老师抓住“酒”为线索展开教学,思路新颖且清晰。激情四射,说话铿锵有力的乐老师,让我们享受了一节精彩绝伦的阅读课,令人回味无穷。

丰都一中

冉雪娇

    

  冉雪娇老师本节课按照寻风雪,觅火踪—评风雪,议火踪顺序,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本文的环境,最后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冉老师的的教学设计关注单元教学任务,抓住“环境”这一小说要素展开教学,其次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思考环境对人类命运的影响;最后本次课堂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读写结合,在读的过程中促进写,在写的过程中注重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政”入人心   “研”无止境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丰都二中

陶雪丰

    

  陶雪丰老师结合高考试题探究,引出本节课主题——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再结合导学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了解教材知识,融合教材,讲解教材,并引导学生做好笔记。最后利用高考试题当堂测试,培养学生审题答题能力。

       陶老师的课堂是一堂实用、有效的课堂。既关注了知识的引领,也关注了高考的接轨,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框架的建构,既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丰都一中

张敏

    

  张敏老师以进博会为主线,采用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视频与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中国和世界为什么需要进博会,由此得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收益者和参与者。紧接着借助视频分析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得出中国态度,中国行动,中国主张等知识要点。

       张老师的课堂每个环节都有精妙的设计,在她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机智,课堂既关照学生的知识学习,又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让人受益匪浅。

“化”朽为奇   “研”绎精彩

《化学反应与电能》

丰都二中

冉应蓉

   冉应蓉老师首先以火力发电的视频导入,并把火力发电“移到”实验室,清晰的分析了火力发电的原理。然后抛出问题:火力发电有何缺点?如何改进?从而引出原电池。冉老师充分应用多媒体,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讲得清晰透彻。最后,以小组探究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在巩固知识的环节采用“开处方”的情境问题,用原电池的原理解决富太太牙疼得问题,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冉老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得以应用的完美闭环。

丰都一中

秦节红

        秦节红老师首先以魔术和“让小车动起来”引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通过活动探究——如何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秦老师通过演示实验,采用问题引导、动画展示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电子定向移动、电流流向、电极反应及原电池的正负极等知识要点。最后,在探究原电池构成的条件活动中,秦老师通过分组对比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原电池构成的条件,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充分体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术业点津   高屋建瓴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献课结束后,丰都一中高中语文、高中政治、高中化学教研组全体老师一起对此次“同课异构”课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真聆听、学习了丰都二中资深老师的建议和经验。赏课例似饮活水,闻良言如沐东风。相信在此次活动中,丰都一中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积蓄厚重的力量。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专业成长似登山涉水,同课异构如拨云瞻月。每一个探讨的问题,都是专业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迸发;每一场教研的分享,都是集体智慧的传递。“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相信丰都一中每位老师从此都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专业化成长的路上实干前行,一路繁花。

图文:彭彩红

编辑:彭彩红

初审:邹小红

终审:张    军

阅读 20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