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育于小 研读交流】系列活动二——聚焦新课标,赋能促成长

大白云
创建于03-19
阅读 6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青年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确实把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3月19日,于港小学的青年教师们又相聚在一起进行了第二次的课标研读分享。

每一门科目都有优秀的老师进行课程标准的解读,各位老师都对课程标准有很深入的了解。

陈欣老师: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是促进中小学生精神成长、完善其健康人格,也就是说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为依据,构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要努力营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良好氛围,重视人文关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文明友爱的习惯,形成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优秀品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的形式来促进自我完善,最终形成具有个性的健康的人格。

丁薇老师: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可以根据孩子在幼儿园积累的一些有关图形的经验,通过直观的实物和模型能够得到简单的立体图形,再从立体圈形上剥离上立体图形的面,即平面图形。

也可以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平时做的手工和游戏)中,所积累的对一些物体表面形状的感性认识。还有一个活动就是让孩子去摸一摸、搭一搭的操作活动,这些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在一系列的活动之后需要让学生描述下这些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测量是需要让学生培养出量感的,能够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那低年级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知道一支圆柱笔的长度是15厘米,而不是15毫米或15米,还要会将15厘米换算成1.5分米等等,就像这样,能够估测出一些贴近生活的物体的长度。

蔡沁雅老师:书中提到:教学不仅要关注“教什么”,更要关注“为何教”,处理好知识与价值的关系,即教师不仅 要讲清楚数学的基本原理,还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读到这我颇有感触,例如“用字母表示数”,以前主要把它作为代数的基础内容,让学生学习遇到不确定的量、未知的量、变化的量应该怎么表示,这是基于 “教什么〞来考虑。现在,要在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的总目标下思考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为何需要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从算术真正发展到代数的标志,一方面字母符号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另一方面用宇母表达的数量关系和规律具有一般性,便于进行运算和推理。比如用宇母日b、。表示运算律,这些宇母不仅可以表示任意的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还可以扩充到中学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复数,学生在应用中体会字母的价值。

 关于第二部分,书中提到:教学不仅要关注数学的学科逻辑,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逻辑,处理好学科与现实的关系,即适当打破学科结构,从学生成长与现实生活的角度重构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教学实践,再比如“平均数”,我们过去把它作为 “统计” 的内容,它是一个基本的统计量,教学中关注的也是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和算法,也就是 “移多补少”。现在,我们不仅要关注数学的学科逻辑,还要关注生活逻辑,也就是关注 “平均数〞在生活与学习中的意义。在生活中,学生会面临测量问题,比如脉搏、身高、血压、体重等,都运用到平均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张秀敏老师:1.在确定目标时,要紧扣核心素养。

2.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得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项目化教学要深入课堂,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采用体验、实践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并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薛晨薇老师:深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涵盖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它明确了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科学领域中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其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它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和观察,通过实践来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此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它鼓励学生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解释周围的现象。这种与生活的联系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理解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倪张纯老师:本次我主要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第六章,课程实施部分,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了解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四基”“四能”教育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核心素养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应紧扣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以及流程,大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邹秋云老师: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我们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不少经典之作。所以老版课标把传统文化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新版课标提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可见新课标从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到近代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孩子们越来越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注重成语、名言警句和古诗的积累等。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把这些文化融入其中。

比如:成语接龙、诗歌朗诵会、故事会、传统节日手抄报比赛等,也可以模仿优秀的电视栏目,比如:“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声临其境”“红色记忆”等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张媛媛老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2022年版)》发布以后,作为一线美术老师,我对艺术新课标进行了研读,有不懂的地方,通过网络查资料和观看专家教授视频解读等方式进行学习分析理解感悟。回想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上,当老师命题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经常会有学生说:“我老想不出该画什么才好”“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況,我感觉原因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长久下去,只会使学生发展成墨守成规的习惯性思维。在美术课堂,失去了释放情感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却着重在每节课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让学生觉得美术的知识点比语文的背诵还难理解,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从艺术实践来看,新课标有更清晰的美术模块划分。以欣赏。评述为例,将身边的美术、中国美术赏析、世界美术赏析、中外美术简史四类学习内容结合。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也为教师合理运用教材资源指明了方向。

陈静老师:一、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贤早就提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需要我们在课堂中使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如:分角色演一演,比赛读一读等。

二、注重学生的自悟探究。以教师为中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学生的自悟探究。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的讨论下进行,现在课堂上的讨论环节增加,但是老师要把每个环节抓好,注意每个环节的规范性。

三、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这需要我们老师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四、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的课程和新的学习方式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天地,需要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杨周杰老师:1.“教会”是实施勤练和开展常赛的基础

         在“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基本运动要求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要求、技巧进行体育训练,并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来。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运动或是参赛的过程中,知道该如何规范自己的动作,以及相关动作的益处,同时知道运动的技巧,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

         2.“勤练”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质的过程

         “勤练”是理论知识不断实践的过程,技能是其反复练习的结果。要想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增长实践经验,“勤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经过不断地训练,一次次地重复积累出运动的能量,才能促使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巩固学生的身体机能。

         3.“常赛”是运用技能和培养品德的有效手段

         “常赛”是指运用体育活动平台对学生体育训练结果进行检验,是激发学生体育潜能的有效手段,同时能展示学生的运动风采,给学生带来荣誉感和自豪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爱上运动,同时使学生对竞赛有了足够的了解,实现了体育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懂得遵守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竞赛观念——竞赛为的是提升自己,并不是单纯的输赢。

苏明慧老师:学习了《小学英语课标》中关于教学提示的篇章,我更明白了英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我在课堂上更注重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学习英语,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学习效果也显著提高。同时,课标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意识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运用。我尝试将中西方的节日、习俗等文化内容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拓宽了文化视野。此外,我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如利用网络资源、阅读英文绘本等方式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课标还强调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我尝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报告、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更有成就感,也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大家对新课程标准的变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教育改革新动态,积极践行课程标准新理念,努力探索教学育人新方法,不断提升育人能力,持续促进专业成长,使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落到实处,让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落地生根。

阅读 6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