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做好预防是有效防护措施之一。尤其是家里有0-3岁或3-6岁孩子的家庭更应该重视传染病的预防。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家长每天抽空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不经常吃零食、不以零食代替正餐。每一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都是无法被完全替代的。我们要引导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
含丰富维生素C的蔬菜:西红柿、花菜、菠菜、黄瓜、卷心菜等。
含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柚子、柑橘、葡萄、苹果、猕猴桃、甘蔗、草莓、橙子、荔枝等。
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手足口病、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麻疹、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病)等。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预防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流行病学(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的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2)传播途径:经空气中飞沫传播。(3)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流感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一般流行多发生于冬季,于2~3周内病例达高峰,主要发生于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患者常并发肺炎,有较高的病死率。一次流行持续约6~8周,流行后人群重新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乙型流感与甲型相似,亦可引起流行。而丙型流感多为散发感染。2.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3天。主要为突然出现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或不明显,少数病例可有腹泻,大便呈水样。发热3~5天后消退,但患者仍感明显乏力。年幼或老年的流感患者及原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受抑制的病人感染流感,病情可持续发展,出现高热不退、全身衰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紫绀等现象。3.诊断确诊流感主要靠病毒分离。在发病后的2~3天,可从鼻咽部、气管分泌物中直接分离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查需要相当的时间,对临床诊治帮助不大,仅具流行病学调查的价值。4.鉴别诊断轻型流感及散发流感很难与普通感冒鉴别,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亦不易从临床区分,此时,病毒的分离鉴定是惟一可靠的方法。5.对继发的细菌性肺炎应注意有效控制,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6.预防在流感流行时,应尽可能隔离患者,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共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接种与现行流行株一致的灭活流感疫苗。老年、儿童及易出现并发症的人,是流感疫苗的最适宜接种对象。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1.流行病学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发病的占发病总数的85%~95%,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但流行的高峰期是春夏和夏秋季,冬季发病较为少见。一般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本病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2.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7天,没有明显的前期症状,多突然发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1~2天内手、脚和口腔内出现疱疹。口腔疱疹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及咽、舌和牙龈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较大的孩子常诉口腔和咽喉疼痛,较小的孩子表现为哭闹、拒食、流口水。手和脚上的疱疹多出现在手掌、脚掌和手指、脚趾间的皮肤上,有时肘部、整个下肢甚至到臀部周围都可出现疱疹。疱疹最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很快在红疹的顶部形成小水疱。这些水疱疹的形态比水痘疱疹小,多数感染者症状轻微,可自然痊愈,病程约为7~10天。3.治疗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绝大多数轻症患者不用住院。(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休息及饮食: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让其吃一些流质食物。患儿禁食冰冷、辛辣、过咸等刺激性食物。(3)口腔的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4)皮疹的护理: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疹。疱疹破裂者,可局部涂抗生素软膏。(5)发热的护理:如是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 38.5℃,可在医生指导下让患儿服用退热剂。若发现孩子有高烧不退、嗜睡、不安、严重呕吐、意识不清或抽搐、严重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4.预防(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2)加强消毒隔离工作。首先应及时将患儿隔离,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须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消毒或用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曝晒。患儿的粪便须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幼儿知道勤洗手,不与别人共用毛巾、牙刷和餐具,避免病从口人。(4)加强营养,让孩子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抵抗力。在病毒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注意室内通风。(5)接种EV71疫苗可以减少重症和微重症。
发现孩子手、足、口腔周围或咽部有红疹或者小疱疹请及时就医治疗。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及空气传播。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为易感者。2.临床表现(1)典型水痘:皮疹出现前24小时可呈现前期症状,如轻、中度发热,不适,厌食等,幼儿常无前期症状。皮疹特点:分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圆形、露珠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经24小时,水疱内容物变混浊,水疱易破溃,疱疹持续3~4天,然后开始干缩,结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开始为躯干,以后至面部、头皮,四肢远端较少,瘙痒感重;黏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处,易破溃形成溃疡。若无继发感染,水痘结痂脱落后不留疤痕,如继发细菌感染,可留疤痕。(2)重症水痘:多发生于体弱儿、应用激素或免疫功能受损病儿。病情较重,高热,疱疹布满全身,呈大疱状。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3.治疗无合并症的水痘不需特殊处理,主要是对症处理和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瘙痒,如剪短病儿指甲,以防抓破疱疹;勤换内衣,减少继发感染。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剂,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及充足的水分。可加用抗病毒药,防治并发症。有继发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患者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4.预防(1)管理传染源:对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应进行隔离,一般可在家中隔离,隔离病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一般两周左右。(2)切断传播途径:对已经接触过患者的幼儿应检疫21天,要加强对空气和物品的消毒,以防止疾病流行。(3)保护易感者:①被动免疫,对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和恶性病的患者,在接触水痘72小时内可给予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②主动免疫,接种水痘疫苗。
(四)麻疹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科氏斑)及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1.流行病学病人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患儿的眼泪、鼻涕、唾液及大小便中,由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麻疹减毒疫苗的预防接种已控制了流行,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力。患儿从接触麻疹病源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2.临床表现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1)潜伏期:一般为10天(6~18天),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症状。(2)前驱期: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为中度以上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眼部症状突出,如结膜充血、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这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科氏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于双侧近第一臼齿颊黏膜上,为直径约0.5~1.0毫米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以后逐渐增多,可互相融合,一般在2~3天内消失。(3)出疹期:一般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疹间皮肤正常。皮疹自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在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四肢,3~5天出齐。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症状,并持续几周。(4)恢复期: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逐渐开始消退。体温下降,食欲、精神等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4天痊愈。注射过麻疹减毒活疫苗或接受过丙种球蛋白者,症状较轻,表现不典型,可无典型黏膜斑和皮疹,甚至整个病程中无皮疹出现。3.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4.治疗需住院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5.预防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流行期间集体儿童机构要加强晨间检查,及时发现患者,做好疫情报告。隔离期一般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2)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所在地进行彻底消毒。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麻疹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五)风疹
风疹是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1.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的病人均有传染性。患者口、鼻、咽部分泌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存在。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风疹流行期,人群中的人多为轻型或隐性感染,同样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直接经空气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婴儿患者排毒时间较长,5~6个月内于唾液、尿、粪便中仍有病毒排出,护理人员与患儿密切接触可间接传染。
(3)易感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在人群较集中、环境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2.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轻咳和流涕。浅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且伴有轻度触痛。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干部。2~3日后皮疹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病人一般全身症状轻微。
3.诊断
(1)临床诊断:风疹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而难以诊断,仅在本病有流行时较易做出临床诊断。皮疹特征是细小色淡、出现较早,全身症状轻微,可与麻疹相鉴别。根据皮疹的特点和突出的咽部症状,易与猩红热区分。
(2)实验室诊断:确诊风疹要依靠从细胞培养中分离的风疹病毒。
4.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风疹病毒药物。少数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对症治疗。
5.预防
(1)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7天。
(2)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检疫期间停止集体活动,加强晨、午、晚检工作,流行期间不能接收或转出儿童。
(3)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风疹防治知识宣传。(5)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六)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流行病学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以冬末春初多见。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多见,2岁以下少见,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中易流行。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2.临床表现通常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多数患儿无前驱症状,少数可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等。腮腺肿大常是腮腺炎首发体征,一般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可同时有颌下腺肿大,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有灼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持续7~10天。3.并发症(1)脑膜炎、脑膜脑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2)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4.治疗发现患儿应实行隔离,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抗病毒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患儿应卧床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饮食应根据病人咀嚼能力决定,忌让患儿吃辣、酸性食品和过烫的食品,保持口腔卫生。腮腺局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如意金黄散、紫金锭调醋外敷,有助于消肿。5. 预防(1)被动免疫:可给予腮腺炎免疫γ球蛋白,效果较好。(2)主动免疫:接种麻腮风疫苗。(3)隔离:患儿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患儿住所在检疫期间要加强消毒工作。
七、肺结核
结核病1.病因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常见。2.流行病学(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正规化疗2~4周后,随着痰菌排量减少而传染性降低。(2)传播途径: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小儿吸入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引起感染,形成肺部原发病灶;少数经消化道传染者,产生咽部或肠道原发病灶;经皮肤或胎盘传染者少见。(3)易感人群: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社会经济落后等是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原因。新生儿对结核菌非常易感。3.发病机制儿童初次接触结核杆菌后是否会发展为结核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力、细菌的毒力和数量有关,尤其与细胞免疫力强弱有关。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可获得免疫力,90%儿童可终身不发病;5%儿童因免疫力低下当即发病,是为原发性肺结核;另5%儿童仅于日后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被发现,称为继发性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主要类型。4.诊断(1)结核菌素实验:幼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做结核菌素实验即呈阳性反应。实验方法:皮内注射0.1毫升含5个结核菌素单位的纯蛋白衍化物(PPD)。一般注人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皮内,使之形成直径为6~10毫米的皮丘,48~72小时后观测反应结果,测定局部硬结的直径,取纵横两者的平均直径来判断其反应强度。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毫米为阴性,≥5毫米为阳性(+);10~19毫米为中度阳性(++),≥20毫米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强阳性反应(++++)。(2)临床意义阳性反应见于接种卡介苗后;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呈感染过结核杆菌;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强阳性反应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10毫米增至大于10毫米,且增幅超过6毫米时,表示新近有感染。②阴性反应见于未感染过结核;结核迟发性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所致;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5.实验室检查结核杆菌检查:从痰、胃液、脑脊液等中找到结核杆菌是重要的确诊手段。采用厚涂片法检查结核杆菌的阳性率最高。6.结核病影像学诊断(1)X线检查:是筛查儿童结核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应摄正侧位片。可检查出病灶的范围、性质、类型、活动或进展情况。(2)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CT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意义。7.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营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居住环境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避免感染麻疹、百日咳等疾病。(2)抗结核药物治疗:其治疗目的是杀灭病灶中的结核菌,防止血行播散。8.预防(1)控制传染源结核菌涂片阳性的病人是儿童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结核菌涂片阳性的病人,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根本措施。(2)普及卡介苗的接种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计划免疫要求在全国城乡普及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禁止接种卡介苗的有: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者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24小时,最短14小时甚或1~2小时。
突然发病,眼内出现异物感或烧灼感及痒感之后,眼部疼痛、怕光、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浆液性。结膜肿胀,弥漫性眼结膜充血,继而发生结膜下出血。
发病初期为单眼,很快累及另一只眼,部分病人可发生上皮性或浅表性角膜炎,引起剧烈眼痛,视物不清,耳前淋巴结肿大。柯萨基病毒A组24型变异株流行时,多伴有咽炎,EV70型可引起神经合并症。
本病具有自限性,多于7~10 日恢复。
2. 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急性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出血而全身症状不明显者。
(2)确诊病例
①本地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与出血性结膜炎病人有接触者或24小时内曾与游泳池或公用毛巾等接触者。
②眼部病毒分离阳性。
3.预防与控制
①开展以疫情、病原学、血清学为主要内容的监测工作,掌握流行动态的规律,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人,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流行。
②宣传、普及有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知识,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③同时采取下列措施: a.病人要进行隔离治疗,可进行早期治疗。 b.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可进行早期治疗。
c.指导病人做好眼分泌物和其污染物的随时消毒工作。 d.指导患家搞好环境卫生,洗漱等卫生用品不要共用。
九、感染性腹泻
1.临床表现
(1)细菌性腹泻:根据致病机制的不同,细菌性腹泻分为两类。
①肠毒素性腹泻:产肠毒素的细菌有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副溶血弧菌、非0~1群霍乱弧菌等引起霍乱样腹泻。潜伏期较
泻等症状,大便性状为稀水样,病程短,不形成慢性。时间短,数小时至2~4天。临床发病急,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个别有绞痛)、腹 泄等症状,大便性状为稀水样,病程短,不形成慢性。
②肠侵袭性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EIEC)、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等引起痢疾样腹泻。潜伏期稍长,1~2天至10~11天。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痛明显、里急后重、腹泻、脓血便、血水便或黏液便,便中有大量白细胞,伴全身不适、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病程长,易形成慢性。
(2)病毒性腹泻:潜伏期为1~3天,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热,有明显的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具有特征性的腹痛、腹鸣、腹胀、腹泻的“四腹”现象。大便为稀水样。
(3)寄生虫性腹泻:潜伏期为1~2周。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无力、虚弱、腹痛、腹胀、腹泻等。水样或黏液样便。病程长短不一,慢性患者可持续多年或更长。
2.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大便检查排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原感染引起的腹泻病人。每日3次或3次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食欲不振,呕吐或不呕吐,可伴有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症。
(2)实验室确诊:从腹泻病人大便中分离到其他肠道菌致病寄生虫或检出肠道致腹泻病毒、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
3.预防与控制
做到早发、早隔离、早治疗。
十、现在医院把诺如病毒感染也归入感染性腹泻中。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随时保持家里卫生干净、整洁,早晨开窗通风,保持家人个人卫生干净,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尽量减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公园、游乐场、大型餐厅等。若有事外出,请戴好口罩。
根据国家规划免疫按时给孩子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接种流感、水痘、手足口疫苗也是预防流感、水痘、手足口病重症或者微重症最有效的措施。
让我们家校携手,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