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_sae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精研深修新课标 赋能提质新课堂——栖霞市2023—2024学年度中小学美术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

创建于03-19 阅读3266

“艺”展风采,“赛”绽芳华。栖霞市中小学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于2024年3月11日-3月19日成功举行。

参赛的38位教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创造出独具匠心,风格各异的精彩课堂。本次比赛凸显了教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和清晰的教学思路,集中展示了美术教师的魅力与风采。

执教老师展风采

二中林云娜老师执教了《中西经典建筑艺术》一课。本课是一节品鉴和欣赏课型。通过前期几堂鉴赏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对艺术形式的影响。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中外典型建筑艺术对学生们来说相对陌生,这时安排本课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各种艺术的理解。本课通过对中西方典型的宫殿建筑:故宫与凡尔赛宫的学习与鉴赏,学生们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宫殿特征和艺术价值,及文化对建筑理念的影响。主要通过对故宫的重点讲解,使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文化中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对中西方的宫殿建筑及宗教建筑进行充分的认识,让大家更直观的体会随着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建筑带给人类的美好体验及独特魅力。

一中刘绍玲老师执教的《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的》,利用“问题引领下的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情调查问卷”,引导学生去探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理解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用形象表达作品主题和美术家构思的基本特点;体会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感受艺术贵在创新,把握创新与时代、技术、传统之间的平衡点。最终目的是比较深入的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一中张红妍老师执教的《诗意的栖居》是美术鉴赏课型。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构成要素、造景手法的探究与讲解,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初步鉴赏能力,建立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观。学生感受到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为暗线的文化情怀,既突出了园林的精神性、艺术性,同时也增强了文化自信意识。

蛇窝泊中心小学于亚平老师执教了《千姿百态的帽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课型。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帽子设计的基本结构,了解帽子的制作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和制作,努力使自己的帽子与众不同,体验制作过程的乐趣,掌握帽子的基本装饰方法:折、剪贴、插接、镂空等。教材中展示了用各种材料,有塑料瓶、易拉罐、电线等不同材质制作出的造型各异的帽子,旨在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示范时展示了一个纸工帽子的全过程,无论是基本型,还是色彩、装饰,对于学生进行创作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让学生在制作帽子过程中,提高美术语言的运用能力。

桃村中学肖立娜老师执教了《了解纹样》。本课是设计•应用课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纹样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提炼和分析生活中的纹样,掌握纹样的类别及其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知识。纹样是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几何形状等题材,经过一定的构图和色彩搭配设计而形成的具有装饰美感的花纹。它广泛的应用在工艺品或日用品上,装点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身边的纹样,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运用纹样进行装饰的图片,使其初步感受纹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探究学习,通过对具体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纹样的题材,分类色彩搭配形式及纹样的构图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发现身边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纹样艺术的学习兴趣和审美修养。

松山中学李汶晓老师执教了《了解纹样》。本课是设计应用课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纹样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纹样的起源,发现纹样之美;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学习形式,学习纹样的基础知识,感受纹样之美;运用纹样的题材、构图、色彩搭配、组织形式等基本知识,创造纹样之美。本节课,学生了解纹样之美,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出热爱创新、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实验中学张莉老师执教的《标志设计》一课,是以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作为切入点,学习和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了解关于标志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后能够用图文去设计班级标志或者校徽。围绕标志创作的图形、文字、图文结合等元素,展开热烈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标志设计的主要特征,运用高度概括、简练、美观等艺术手法进行标志设计,在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中运用启迪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验中学王新萍老师执教的《变废为宝 因材施艺》是设计·应用课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质与应用性。带领学生运用自己的视觉与触觉去观察与感受。在艺术创作中有机的运用各种媒材所创造的各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视觉语言,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们创造力与想象力,鼓励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世界通过实践使表达方式更加成熟,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庄园中学史晓婧老师执教的《商品无声的推销员--包装设计》,是设计应用课型,本课运用了情境化任务驱动导入的方式,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包装设计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运用设计的思维去美化生活。

蛇窝泊中学马超老师执教了《漂亮的手工灯饰》。本课是设计应用课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学会设计制作富有创意和美感的手工灯饰。以课堂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漂亮的手工灯,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感受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增强敢于创作的信心,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设计创作,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翠屏中学马纪飞老师执教了《自己设计动漫形象》。本课是一节由欣赏评述与造型表现两大学习领域相结合的美术课,力求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动漫画进行造型表现,开展美术创作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设计本课时,首先现场随机为某位同学画一幅漫画像,然后让同学们再欣赏老师的自画像漫画,使学生轻松的进入本课的学习中。然后让学生欣赏剪辑的动画连续短片,回顾自己小时候认识的卡通动漫形象,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动漫形象生动有趣、活泼可爱,造型独特的特点,学生进行了视觉美的享受,就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动漫形象。通过学生在创作中的表现,可以看到学生对创作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在创作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开拓,情操可以得到陶治,学生从文具中、生活中找到了许多和动漫相关的物品,了解了动漫画可以起到装饰、美化生活的作用。“生活是创造的源泉”,这也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要生活体验。

寺口中学刘娅男老师执教了《各具特色的欧洲美术作品》。本课是欣赏评述课型。学时为第3学时,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对抽象画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又觉得看不懂,有此费解。这反映了当代中学生求知欲强,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渴望更多地了解现代文化美术。八年级学生已有多年的课堂美术学习积累,对分析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及这些语言的组织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具象画的欣赏与分析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为欣赏难度较大的抽象画奠定了基础。此外初三的学生处于知识不断扩展,情感世界目益丰富和渴望表现与张扬独立个性的阶段,抽象画的欣赏能够开拓他们的眼界,了解多种多样表达情感的方式和美术作品,充分展示他们富有个性化的探求与想象。

观里中学李伟老师执教了《书间精灵--藏书票》一课。本课是造型表现课型,老师分两个阶段完成授课:一是了解藏书票的基础知识,二是如何制作 pvc版藏书票。老师通过播放影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藏书票的起源、内容、题材、种类等,让学生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知识,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老师通过对凹版藏书票的制作演示,让学生能清晰的看到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从而调动起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欲望,体验pvc版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本节课是初次体验的版画制作课,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自己的藏书票作品,更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让课堂真正的动起来了。

翠屏中学蔡永刚老师所执教的《吉祥物——亲切的使者》一课,通过展示欣赏的形式把学生拉入到情景之中,分析、理解和把握吉祥物的艺术特点,深入分析和总结吉祥物的设计思想和艺术手法,感受其艺术魅力。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对吉祥物的形象特点及独特的设计思想的理解,结合当地实际,根据吉祥物的特点,结合主题设计自己喜欢的吉祥物。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态度,以及培养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唐家泊中学邢春莲执教了《色彩的魅力》,本节课是鲁教版新课标教材《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第一课《色彩的魅力》,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计划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本课安排了两个学习活动,包括活动一“描述与交流”、活动二“尝试与体验”。“活动一”的实施,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欣赏画家作品,谈色彩感受,交流色彩给自己带来的触动,探讨色彩知识以及色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活动二”通过色相环了解色相、明度、纯度的原理和色彩的三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对比色和类似色的知识点,课本既揭示了这两种色彩现象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存在,又呈现了这两者所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感受及其原理。掌握这几个知识点,可要求学生用色彩原理画具象或抽象的装饰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色彩,热爱生活中的色彩。

苏家店中学林长立老师执教了《凝练的视觉符号》。本课是设计应用课型。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标志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标志的功能和作用,学会设计标志。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图片的展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标志设计的原则、表现形式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标志设计的构思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学校运动会或体育比赛的标志。通过标志设计,增强学生对生活中设计美的感受,激发创新意识。通过学校运动会及体育比赛标志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和集体荣誉感。

实验小学周少霞老师执教了《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本课是欣赏•评述课型。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欣赏方法,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写实艺术风格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特别对是气势磅礴的大型雕塑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习欣赏雕塑的方法,了解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通过分析、描述、讨论,会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进行评述,表达个人感受,提高欣赏水平。通过兵马俑制作工艺、写实技法的学习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特殊教育学校李少华老师执教了《有趣的半圆形》一课。作为造型表现课,老师围绕“添加与组合”,与学生一起探索,让简单的图形愈加丰富。教学中,李老师善于发现课堂上的闪光点,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使孩子们在快乐中交流、合作、分享;积极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并通过美术作品的“添加与组合“引申到生活学习的”添加与组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铁口小学郝博老师执教了《动物的花衣裳》。本课是设计应用课型。教学过程中,应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出学习热情,切身体会并掌握形状、色彩与简单组合等知识,以求达到发展学生感知、形象思维、动手表现与创作等方面能力的目标。本课教材试图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形象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生命之美。教材分两部分,前部分是感知动物的花纹美和色彩美,后部分是想象画出动物美丽的花衣裳。

官道中心小学许纪委老师执教了《我画的动漫形象》。本课是造型表现课型。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学习动漫形象等知识,了解动漫形象的产生过程和造型方法。让学生了解生活用品和动植物都可以变成动漫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绘制出幽默夸张、富有童趣的动漫形象。在欣赏动漫形象的同时,渗透中国文化,激发起学生对动漫的热爱,培养学生对我国卡通事业做贡献的情怀。

实验小学牟英华执教了《各式各样的鞋》,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因为鞋是人类文化的缩影,不同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有许多风格迥异的鞋,虽是一双小小的鞋却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又给人太多的启迪。并通过对鞋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了鞋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穿鞋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鞋与生活的关系,选择鞋为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大胆想象创作设计一双与众不同,有创意的鞋子,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造型能力,感受生活美和艺术美。

观里中心小学林小丽老师执教了《我画的动漫形象》一课。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本节课通过展示学生最喜欢的动漫形象,和语文课文《巨人的花园》相结合,分析出创作动漫形象的主要特征及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尝试创作简单的动漫形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艺术表现力,并能感受创作动漫形象的乐趣,使学生体会到绘画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通过这节课,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动漫原型,并分析出绘画动漫形象的主要特征及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拟人、夸张、添加、变形、联想等方法,绘制出新颖独特的动漫形象,激发学生对动漫的热爱,培养他们对中国动漫的情怀。

翠屏中心小学于洪亮老师执教的《有趣的汉字》是一堂欣赏评述课,利用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用到的“字”来导入,再通过三个小视频,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如何创作象形文字,处处体现出教学设计的用心。教师的课堂演示也很直观,一步步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如何执笔、蘸墨,解决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实物大象的图片与象形文字“象”的对比,很好的解决了教学目标的重难点,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学生的作业展示也采用传统折页的形式,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成功的带入学生的课堂当中,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最后的教学拓展也是让学生横平竖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从一点一滴入手,传统文化与德育贯穿整个课堂。

蛇窝泊连家庄小学刘克华老师执教的《我画的动漫形象》,这节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本课开始用播放动画片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学习动漫形象等知识, 了解动漫形象的产生过程和造型方法。在欣赏各种动漫的同时,引导学生找出动漫画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逐步掌握动漫画的表现方法。在欣赏动漫形象的同时,渗透中国文化,以《小蝌蚪找妈妈》《牧童》为例激发起学生对中国水墨风格动漫的热爱,培养学生对我国卡通事业做贡献的情怀。

亭口中心小学李翠珍老师执教了《瓢虫的花衣裳》。本课是表现和设计课型。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点、线、面、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了解瓢虫的生活习性,了解瓢虫对于保护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等绿色植物所起到的作用,提高保护环境意识。 本课以设立情景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绘画表现中。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培养,激发求知欲。绘画中,初步建立大局观念,合理构图的意识,并借助于背景融入情感表现,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分析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心思考,敢于表达,乐于赞美他人,逐步建立阳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桃村大庄头小学韩辰老师执教了《多彩的窗户》。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明的不断演进以及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人类对窗实用功能之上的艺术、审美需求也随之而来,使之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特征。课本展示了风格迥异的世界各国建筑中的窗户,体现了不同地域的设计文化和理念,成为学生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的窗口和途径。这些富有个性和的窗户图片包括中国古典的窗户、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巴约之家、泰国曼谷的佛教寺庙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窗,在表现方式上运用象征、隐喻、寓意等手法,将人引入一种广阔的审美意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窗户图片,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窗户的造型特点,感受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内涵。中国窗的欣赏和解析,更是引领学生体会了中国古典的窗文化。学生通过欣赏、探究和实践的学习活动,巧用各种身边的材料,通过绘画、剪贴等技法,制作窗户作品,表现其造型美、色彩美,充分感受不同风格建筑中窗户设计的特殊语言,并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创作的乐趣,表达个性与创意。

桃村中心小学孙晓娜老师执教了一年级美术下册《瓢虫的花衣裳》。本课是造型·表现课型。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养成爱护益虫,保护环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近距离的观看动画中田野里的瓢虫活动轨迹,了解不同姿态下瓢虫身体的造型变化,总结出学画瓢虫的魔法口诀。通过为瓢虫设计漂亮的花衣裳,让学生学会运用点、线、面、颜色等美术元素设计作品。教师展示自制教具色彩艳丽的瓢虫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学生兴趣高涨,作品设计精彩纷呈。

唐家泊中心小学马小茹执教了《感受音乐》,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结合在一起,通过音乐与美术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潜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及发挥余地。教学中采用“音乐导入——深入感受——欣赏探究——联想创造——展示评价启发几个教学环节,教学中采用初次画点、拍手游戏和图谱感受,图形探究逐步的让学生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的节奏、强弱、起伏变化和音乐与颜色的联系,再根据曲线、直线、虚线、颜色的不同特点和感受,运用点、线、面及颜色来表现音乐的画面,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体验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感受艺术作品的丰富多彩。

寺口中心小学黄杰老师执教的《色彩的渐变》。本课是造型表现课型。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巩固色彩明度、纯度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经过观察、思考、交流、尝试,学习色彩渐变的相关知识,掌握绘制单色渐变的方法,学会多色渐变的绘制技巧,并运用渐变色进行作品创作。以此不断提高孩子们对色彩的感受力、想象力、创意能力。使他们意识到色彩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情境,引导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生活中色彩的美好,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蛇窝泊大柳家小学蒋冬梅老师执教了《最受尊敬的人》。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节课通过看作品提示同学们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人,然后运用谈话式教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尊敬的人是谁以及为什么要尊敬他,为接下来的新授作铺垫。

通过欣赏《父亲》《雷锋》和《生命的敬礼》这几幅肖像作品,有利于同学们自己总结出来表现人物肖像有哪些重要因素,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接下来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人物衣着、脸型、表情等特征,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最尊敬的人。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动手实践活动,掌握绘制人像的方法,提高艺术表现能力。本节课的教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传递正能量。

西城希望小学徐翠红老师执教了《曲曲直直》。本课是造型表现课。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曲线和直线,能够说出曲线、直线给自己的感受。并且能够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曲线和直线的画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造力以及观察生活细节的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图片欣赏的方式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展现线条家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认识了线条家族的各位成员。通过寻找线条,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的线条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欣赏名家及学生的作品提高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及运用。通过收集不同曲、直材料进行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力,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凤翔小学鲁力铭老师执教的《花地毯》是设计·应用课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地毯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带领学生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与感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图案的设计规律和特点。了解排列的规则。在生活和艺术的互动中感受重复美和对称美,形成以艺术来美化表现生活的想法,并能在轻松愉快自主的氛围中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花地毯”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美的享受中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將学生制作的小地毯拼接成大地毯,学生视觉上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成就感也会倍增。使之能体会团结的力量。

大庆路学校徐志恒老师执教的《十二生肖》一课,围绕十二生肖的来历作用、民间艺术形式等方面入手,通过师生对生肖形象表现形式、表现技法的热烈讨论,引导学生抓住生肖形象主要特征,运用夸张、拟人、添加等艺术手法,通过泥塑、绘画的形式表现十二生肖,在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中运用启迪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利用生肖与人的密切联系以及具有说服力的历史事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并养成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

大庆路学校王卫峰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下册美术《曲曲直直》,本节课以造型表现为主。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提升孩子对曲直的认知。以绘画为主线,师生探究曲直线的表现方法,拓展学生知道更多的表现技法(拼贴、橡皮泥立体塑造、刮画……等)。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作品创作。将德育与美育相结合,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念,培养了学生敢于尝试,勇于突破自我的品格。

教体局阎慧老师执教的《夸张的脸》是造型表现课型。授课伊始教师用哈哈镜趣味导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比,激发对“夸张”这一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通过三个环节,跨时间、跨学科、跨地域,让学生从古诗词及三星堆文物中跨学科融合感受“夸张”这一美术语言。实际上学生对夸张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平常爱看漫画、动画片,尤其在漫画中,夸张运用的非常到位,通过明星真人照片和漫画作品的对比,让学生探究夸张变形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夸张变形的方式,教师通过怪脸小剧场,让学生在说一说、演一演的体验过程中,学会了任何将脸型、五官、表情夸张这一表现形式,激发创作灵感。课堂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学生在欣赏、探究、创作、展现的过程中,将创新与乐观内化于心。

苏家店明德小学李筠老师执教了《夸张的脸》。本课是造型·表现课型。通过情景搭建“奇特博物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氛围。活动一:品味经典,通过三件国宝级文物《青铜人头像》、《大禾人面方鼎》、《人头型器口彩陶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悠久的中国文化,并掌握文物鉴赏的角度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文物的价值。活动二:品味创意,小组欣赏各种造型奇特的人脸器物,完成探究任务单,回答问题,人脸的表情特点、五官特点、艺术表现手法、人脸位置、以及器物的作用。活动三:学技法,本节课通过传统陶泥技法与现在媒材太空泥相融合,小组合作制作出精美的含有夸张人脸的器物。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泥塑之美,守护中国古老的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与精髓。并在继承中创新,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机。

杨础中心小学衣鹏飞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色彩的情感》。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也是本册教材中色彩学习单元中重要的一堂课程,本课是学生在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渐变知识的基础之上对色彩认识的又一一个提升,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通过分析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表现力,为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奠定基础。帮助学生逐步探究画家对色彩的运用,使用色彩表现家乡或自然

松山中心小学王帅老师执教了《前前后后》一课。本课为造型表现课型。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遮挡、近大远小等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绘画。由栖霞苹果及苹果公园建筑等富有地域特色来导入课题,让学生在游览风景中发现生活中的遮挡和近大远小的景象;由家中的书房到客厅,再到厨房、餐厅、阳台,去寻找家中的遮挡现象,再慢慢走进图书馆,寻找里面近大远小的现象。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古今中外大师的作品,并为学生现场作画。最后学生根据所学习的方法,来创作自己满意的作品。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赛后,教研员带领美术教师们围绕此次活动展开研讨,在研讨会中上课老师分享其设计理念,教学思路;听课教师们对于自己的启发感受、困惑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交流讨论。在听、说、评、议中帮助教师们更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认知,促进专业成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不断精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撰稿:张    伟

审核:李继秀  张少华

阅读 32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