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拥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粒火花,教师要拥有整个花海。进行集体备课,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富“水"添“花”的好办法。嘉积镇中心学校组织全体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师于2024年3月19日上午,在学校三楼美术室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进行教研活动。
首先由李欣欣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第三单元的单元解读,从教材解读开始,深入剖析第三单元独特的人文主题。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以及“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出现了“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与单元主题息息相关,有助于帮助学生开展综合性活动。
接下来由石清丽老师主备《赵州桥》这一课。石清丽老师结合李欣欣老师主讲的第三单元解读,对《赵州桥》的两个课时进行了深入剖析讲解,从教材分析到生字组词,由提炼课文信息到关注段落中心句, 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体现了赵州桥历史悠久、坚固美观的特点,深入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老师们根据两位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在课文上、备课本上圈点勾画,落实教研要求。
针对两位老师所讲解的单元解读和《赵州桥》一课,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疑问和教学方法。李欣欣老师提出,如何进行新课生字的教学?包括拼音,大家集思广益、共商对策,使得每一位老师都有了许多收获。
活动最后,由王春琼老师进行总结,我们集体备课的效果就在于思想碰撞,在教学这一单元时,要紧紧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教学《赵州桥》这一课,通过对全文的中心思想的掌握,了解这一座饱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建筑,体会它的坚固、美观,通过每一段的首句来抓住本段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课文由此类推。
在王春琼老师的带领下,三年级级组的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且有意义的集体备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研之路道阻且长,需要我们徐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