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这句话用在基层社区也一样适用。基层社区大多依靠农村的城市化转变而来,这期间,会诞生许多新兴产业,并吸引众多人才汇聚,人才也会反哺产生更多产业。但是,社区的产业模式容易固化,长时间后失去竞争力,这就需要社区作出改变,探索创新之路。这其中,“城中村”改造便是社区创新的优选。
“城中村”改造,就是开展“一村一策”策划、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分批分步骤生成城中村治理项目。核心是立足城市公共服务延伸,科学编制城中村规划,重新划分功能定位。“城中村”改造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从治理规划、道路提升、市政提升、消防安全、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产业提升、文化传承、社会治理、智慧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的。
扎实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具体表现。其意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优化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并推动社区改革创新,有利于建设平安幸福、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入驻其中,由此引发连锁的积极效应。
“城中村”改造的实施,须由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然后后发动群众,共建共享,最后形成机制,长效一体。但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其一是拆违腾地,由于“城中村”的社情决定,社区内会有很多的违章搭盖和公共用地占用。因此,怎么达到更好的拆违效果和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来满足规划需求是重中之重。其二是招商引资,在规划阶段,如果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入驻,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以及收费场所和设施的经营,有助于减轻整个“城中村”改造的财政负担,更可以提高整个项目共建共享的效果。
只有紧紧跟随前沿变化,把握创新主动权,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夯实产业创新的基石,让社区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从而搭上中国发展的大船,不断远航。社区以整体改造的方式,推动建立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管的治理机制,畅通共商渠道,共同谋划治理方案,发动有资源、有意愿的群众、经营者参与城中村长效治理,最终达到社区整体创新的结果。让存在于人们印象中“脏、乱、差”的“城中村”,彻底改蜕变成“净、齐、佳”的新农村、新社区!
马巷街道办事处 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