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暖花开。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交流,发挥优秀教师的先锋模范和专业引领作用,更好地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24年3月19日,内黄县教研室送课下乡活动在田氏四小如期开展。本次活动中,送课教师巩老师和本校授课教师陈老师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是本校陈泽天老师的五年级道法课《认识公共生活》。陈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生活资源和网络视频结合生活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作用以及参与公共生活的意义。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了学生对公共生活的认识不够清晰,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理清了思路。整节课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贯穿整节课,新授结束后巩固知识点环节我运用表演的方式来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积极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节课是送课教师巩宇鸣老师的二年级道法课《小水滴的诉说》。巩老师以”介绍新朋友——小水滴”导入,让同学们通过看视频了解小水滴去哪里了,它去过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听绘本故事——爷爷家的洗脸水,体会水的珍贵;通过表格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淡水的稀少,进而提出问题:生活中没有水会发生什么?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可谓是一节成功的课。
授课结束后,教研室张老师田氏八小赵建波校长及送课教师巩宇鸣、本校授课老师陈泽天和来自各个乡镇听课老师们在会议室一起进行精彩的研讨、共商教学的有效策略。
两位授课老师首先将自己的设计思路、课后感受与听课老师进行了交流,随后教研室张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议:一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参与其中,拉近与教材的距离。二是以活动为抓手,多设计帮助孩子理解教材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三是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把教材变得丰厚具体,让教学目标真正落地。四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意识渗透到教育的各个角落,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关注到德育落点。
张老师还谈到我们要从家庭层面到社会层面再到国家层面,总结时要提升认知;设置结尾时也可以使用过度语到下一节课。寥寥数语,就把教学深度提升一个台阶,让我们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最后赵校长做了简单总结:通过教学示范课、互动研讨形式,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研究平台。以后工作室将搭建更多的平台,加强道法学科的研讨,为促进我镇小学道法学科均衡发展尽绵薄之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结合,方能致远 。愿我们的道法老师都能潜心教研,成为立德树人的行家里手!愿我们的道法学科教育朝气蓬勃,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