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深耕课堂 砥砺前行共育芬芳——灯塔市基础教育学段衔接系列活动之灯塔市实验小学骨干教师展示课

桃之夭夭
编辑于2024-04-24
阅读 31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沐浴春日的阳光,追寻教育的和风。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给年轻教师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3月18日----3月29日,灯塔市实验小学14位骨干教师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全校教师奉献出一堂堂精彩纷呈、各具风格的公开课,为教研活动拉开一个新起点、新征程。

        3月18日,李浩老师展示课《长相思》。

        没有最好,只有适合——每位老师的课堂都有自己独到之处。李浩老师的《长相思》亮点:

        1.学习任务群在本节课充分体现:四项有关联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学习的情境性,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学习中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既有独立的思考又有小组的合作。

        2.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习有法可依,有所收获。

        3.创设学习情境,联系生活实际,与想象结合,深入挖掘课文,落实核心素养,走向深度思考!

        李浩老师的《长相思》传承经典,古今共鸣。

        3月19日,高爽老师展示课《百分数的应用》。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数学课堂,点亮了学生的数学之旅。高爽老师《百分数的应用》课堂亮点:

        1.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清晰。教师语言干净凝练,风格独特。

        2.充分展现“三元模块”课堂教学方式特点。尤其在学生展示中的追问,句句紧追核心要点,突破难点,彰显智慧。

       3.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的方式理解并解决问题。教给方法,引发思考,指向核心素养。

        3月19日,刘明霞老师展示课《书戴嵩画牛》。


        继《长相思》之后的又一节古文学课。刘明霞老师《书戴嵩画牛》开启一场古代散文之旅。课堂亮点:

        1.采用了“三元模块”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学习小组建设。小组训练有素,组内分工明确,汇报有序,语言组织自然流畅。部分学生声音洪亮,语言表达生动。学生互评环节很好。小组结束时以诗句互动进行提示,很有特色。

        2.课堂上设有质疑环节。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3.借助想象理解古文,创设情境,体会人物形象,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道理。

        3月22日,刘华老师展示课《集邮》。

        这是能听到学生声音,看到学生成长的课堂。这里有有趣的灵魂,这里有智慧的生长。刘华老师用其独特的风格,让我们见识了不一样的数学。

        课堂亮点:

        1.“三元模块”教学方式运用得恰到好处。尤其是抓住错误资源引领学生思考,解决重难点。

        2.小组建设成功,特别值得学习。学生分工明确、彼此合作默契,互相尊重。尤其组长的培养非常成功,小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小组活动的孩子们凝神专注,眼神明亮,仿佛能读出他们思考……

        3.学生语言表达精彩。这是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班主任老师的感染下,孩子们的语言也简约利落。课堂上的孩子“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干净”。

        4.课堂评价很有味道。一语中的,很中肯。既不重样,又不失情趣。

        5.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又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们看到长期训练的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态度端正、效率很高。

        ……

        有这样的训练,有这样的小组,我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我们的“三元模块”课堂定得心应手。

        3月25日,刘莹莹老师展示课《荷叶圆圆》。

        这是一节满是童心童趣的课堂。我们在刘莹莹老师的渲染下被这小小的散文诗融化了!课堂亮点:

        1.教师儿童化的语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在童真的世界里快乐成长。(如:把生字词存到生字银行、和我一样的挥挥手吧……)孩子们在老师的带动下,主动获取知识、积极表达情感。

        2.课堂环环相扣,妙趣横生。孩子们表达流畅,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训练有素!课标中提到,发展“联想和想象”,本课设计了许多想象环节,想象中理解、感悟、朗读。本课中的“以字带词,以词带句,以句带段的训练”也很值得借鉴。

        3.朗读是低年训练重点,多样地朗读,朗读方法地提出(带上笑容带上动作读一遍、带着快乐的心情读、带着自豪的心情读……),为孩子们语感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4.PPT生动,富有感染力。既有实效,又有美感,恰到好处。

        5.倒计时软件的使用,好处不言而喻。

        6.一年的孩子课堂习惯非常好,坐姿、站立、举手、朗读……都有规范。

        

        3月25日,李明明老师展示课《三角形内角和》。

        这是一节充满科学学科味儿的探究性数学课。李明明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动手、动脑、动心思。课堂亮点:

        1.“三元模块”教学方式的应用恰到好处。充满探究的味道。从“提出问题——猜想——验证——解决问题”让学生沉浸在探索的世界,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2.自主和展示两个环节特别精彩。学生小组讨论之前,任务布置清楚明确;讨论过程扎实有效;学生汇报清晰明了。

        3.特别赞扬一下四年五班的孩子们。初次与老师合作,非常默契。尤其是课堂展示环节,描述三角形内角和获得过程很完整。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表现很积极。这也是班主任老师精心训练、长期培养的结果!

        3月26日,关丹老师展示课《看图写话》。

        这是一节充满童真童趣的看图写话课。关丹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段神奇的、充满想象的“蛋壳奇遇记”。课堂亮点:

        1.勤于观察,言之有物。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看懂图意,在观察的同时学会想象。

        2.敢于想象,言之有趣。聚焦细节,从动作、语言、情绪、神态、心理等入手,展开丰富想象。

        3.善于动笔,言之有序。提供框架、方法,学会抓关键信息,让学生有法可依,结合写话训练单,轻松说话,爱上写话。

        4.乐于倾听,言之有效。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自然大方,交流自信,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蛋壳奇遇记”告一段落,对写话的热爱刚刚起航…

        3月26日,赵月老师展示课《分数乘法二》。

        数学就像是一首歌,它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美妙。赵月老师用温柔的音符带领学生聆听一曲美妙乐章——《分数乘法二》。课堂亮点:

        1.教师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能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教师亲和大方,课堂氛围民主平等。

        2.学生学习:小组建设成功,值得学习。组长分工明确,组员合作默契,在小组合作汇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运用“三元模块”课堂教学方式。在学生展示中追问、质疑,紧追核心要点,突破难点,彰显智慧。

        3月26日,李硕老师展示课《三角形内角和》。

        数学课堂的魅力在于“思维”和“乐趣”,李硕老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了乐趣,领悟了道理。课堂亮点:

        1.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收获的过程,在亲自实践操作中发现规律、推导结论。

        2.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3.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对学生评价准确到位。

        3月27日,李婉老师展示课《杯子的设计》。

        李婉老师带领可可爱爱的孩子设计可可爱爱的杯子。每个杯子都有故事,每个杯子都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课堂亮点:

        1.教师语言极具儿童色彩,符合二年孩子心理特点。童心童趣的话语让孩子们兴致盎然,满满地自信,满满地快乐,满满地收获。

        2.丰富的情境,充满了时代气息。教师借助多变的情境,时时在引领孩子们去观察与思考,处处在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尤其是PPT的使用,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

        3.美术课上教师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很到位。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创造。为后续创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4.二年六班的孩子们,学习习惯好。(如:坐姿标准、专注力强、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

        这节美术课以“杯子”为主题,在润物无声中让孩子们感受美,鉴赏美、创作美、热爱美。

        3月27日,段晓娜老师展示课《千人糕》。

        段晓娜老师的《千人糕》让我们在课堂的朗朗书声中,在教材的字里行间中,品味到千人糕的美味,感受到劳动者的不易与光荣!课堂上有人、有料、有趣、有变。课堂亮点:

        1.课堂上感受到了生命的成长。既有知识性的学习,又有思想上的引领。仿佛没有谆谆教导,但句句都是谆谆教导。

        2.教师的眼里有学生,在备课前,对学生熟知的、不了解的、难以理解的都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借助视频、演示、实践、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重难点。

        3.虽然仅二年,班内的小组建设已经成型了。小组长组织得有模有样。

        4.学生的朗读真是值得学习。从后脑勺就能感受到孩子们享受朗读、乐在其中。

        5.最有创意的,给大家启示最大的就是流程图的应用。当流程图应用在学习方法上,孩子们学会了“读—圈—摆—说”的学习方法;当流程图应用在课文梳理上,孩子们厘清的文章结构。

        6.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借助古文字,借助课文和生活情境学习生字。这是晓娜老师语文课常用的学字方法,越用越精……

        “千人糕””千人桌“”千人衣“给孩子们、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3月28日,蔡丽清老师展示课《猫》。

        这是一节务实高效、张弛有度的课堂。蔡丽清老师《猫》一课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堂亮点: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好。

        2.阅读的通关密码——抓关键词。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感情,学习语言。学生一点就通,十分巧妙。

        3.重视朗读。采用默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动物的方法,学生能够直接筛选和组织写作材料,进行说话写话练习,长此以往,学生会终身受益。

       5.板书美观,教态从容,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等都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功底与素养,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3月29日,周游老师展示课《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这是一节别致的三年群文阅读课,周游老师用二年级的孩子来上的。她照原课结合孩子实际进行了调整。今天我们见到了省优秀课教师的风采。课堂亮点:

        1.  整节课的设计极具条理性。从寻找图片反差到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反差——教师引导寓言故事人物、特点、事件、结果的梳理——学生小组对更多寓言故事的梳理——观察发现认识“对比”写作方法——运用对比创编故事。层层深入,从读到写,既有思维训练又有创造力培养,直击教学目标。

        2.学习提示设计有新意,默读指导有方法、有效果。

        3.小组建设已有规模。

        4.学生文章读得声情并茂,声音优美动听。学生口语表达力强,可见功底深厚,训练有素。

        5.推荐课外阅读,让读书从课内走向生活。

        这是一节耐人寻味的阅读课,既有学法指导,又有探索思考,还有想象创造……更有教师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

        3月29日,崔英杰老师展示课《故事新编》。

        “真实”的课堂总让我们回味无穷。没有特别华丽的铺垫,没有精彩花样的展示,没有一处不是精巧设计,没有一个评价不是深厚积淀。崔英杰老师的习作课,看似平实,实则回味无穷……课堂亮点:

        1.教师个人一直坚持学习,文字与思想与时俱进,丰厚的文化底蕴让她的习作课有情有趣。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准确表达,乐于展示,兴致极浓。

        2.教者的引导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教者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让孩子们思维活起来,表达丰富起来,更有想象力、创造性。孩子们的文思敏捷便源于此。

        3.任务群的设计将学习的内容引向纵深。每次任务群的完成都要达成一个目标,为下一次任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三元模块的教学方式与任务群的融合非常完美。

        4.更闪亮的是教师对当堂完成的习作进行的现场修改及点评,更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字底蕴来支撑。孩子们在此受益匪浅,既欣赏佳作长见识,又学习修改文章会方法。

        5.分层作业的布置,符合当下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孩子成长的特点。

        崔老师的一节精品习作课,让我们的骨干教师公开课完美收官。但,相信崔老师的孩子们对习作的热爱没有结束,他们兴致会更浓,写作的质量会更高。

        辽阳市骨干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在春日的暖阳中落下帷幕!

        一次活动,一次积淀

        一份焦灼,一份成长

        感悟成长,似一丝暖流潜入心房

        一抹嘴角轻易的上扬

        一份蔓延心间的喜悦……

        研无止,教无涯,探索优质课堂的路很长。期待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起倾听拔节成长的声音!期待在未来的课堂中,实小的“三元模块”教学方式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阅读 31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