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栖息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森林茂密处,在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中,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通常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
白鹇性机警,胆小怕人,行止娴雅,喜幽静,有“林中仙子”之美誉。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森林面积缩小,白鹇越来越少见。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雄鸟上体白色,下体蓝黑色;头脚呈红色。头上具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蓝黑色羽冠披于头后;长长的尾羽和双翅都是洁白的衬底上密布着细细的“V”字形黑纹。
雌鸟通体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
自古人们就对他情有独钟,唐代诗人李白有诗 :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意思是我愿意用一对白玉买你两只白鹇。(结果是朋友送给了他,所以赋诗一首,回赠给他的朋友)
白鹇,美白如锦,与他相比,我的容颜黯然失色。
李白说:“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有这样高洁的鸟相伴,和他一起坐居青山,此生足矣。
白鹇鸟也是哈尼族的吉祥物。
传说哈尼族的祖先在族群争斗中进入原始森林,幸亏遇到白鹇的指引,找到了他们的繁衍生息之地,从此白鹇成为他们民族的图腾。
白鹇还是清朝五品官员朝服补子的图案
白鹇,是忠诚高雅的标志,羽毛洁白,飞行有序,寓意廉洁守法。
白鹇,也是广东省省鸟。
去年几位爱鸟人从福建拍了回来,觉得当地自然环境好,鸟也漂亮,大家看了羡慕不已。
阳春三月,我们14人组团前往,其中3位是去年去过,愿意故地重游,并且兼职向导‘’
高铁在一个小县城下车,还要走80里左右全是弯弯曲曲的爬山公路,进入群山环抱中的一个小山村。
村民在周围的林中、瀑布前发现了数处白鹇的踪影,于是慢慢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打鸟人’
‘打鸟人’根据摄影要求,村民不断改进,渐渐形成了分别以瀑布、树林、水池、油菜花为背景的不同风格的照片。
松树林中又有别样风貌
白鹇的领地意识很强,振膀是公鸟展示:这是我的领地!
山涧中的水清澈如镜
翩翩林中仙,陈陈菜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