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中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

千舞
创建于2024-03-18
阅读 2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家长:

您好!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河北邯郸初中生被杀害事件令人痛心,为防止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特向您提出如下倡议,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怎么识别?

  1. 发生在学生之间。
  2. 双方不对等。一方在年龄、身体或人数等方面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弱势。
  3. 优势一方的行为是蓄意或带有恶意的。
  4. 弱势一方的身体、财产或心理受到损害。

主要表现

  1. :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
  2. :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3. :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4. :恐吓、威胁、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5.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如何应对?

一、学生这样做

  1. 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最重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给对方实施暴力的机会。
  2. 可以往人多,有大人的地方跑。
  3. 若被欺凌者围困,要智慧自救,比如厉声阻止对方,看见同学让他立即向大人报告。
  4. 有大人路过,冲过去抓住TA请求帮助或假装认识,震慑欺凌者。
  5. 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尽可能拖延时间或先满足其要求,找机会离开,注意不要激怒对方。
  6. 实在逃脱不了,可躲到墙角或桌子底下,抱住头部。
  7. 若无处可藏,就双手抱头,侧躺在地,双腿屈到胸前,将身体蜷缩起来,尽量保护头部、颈部、腹部等要害部位不受伤害。
  8. 遭遇欺凌,一定要及时告知家长老师或报警,寻求帮助,千万不要独自承受,沉默并不能让你免遭欺凌。

二、家长要读懂的信号警示❗

1.突然不想上学

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想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2.无端情绪变化

孩子放字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的孩子突然变得消沉,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3.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加以询间,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

4.身上出现伤痕

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5.行为异常

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还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6.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多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散凌的表现之一。

三、如何预防❗

  1. 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暴露自己的财物。
  2. 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 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地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 多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开发兴趣的同时收获友谊。
  5.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时刻进行自保。
  6. 看到了欺凌事件,想办法帮助受欺凌者,及时报告给老师,告诉家长。
  7. 一旦遭遇遭遇欺凌,立即向老师与家长说明情况,拨打110报警,用法律保护自己。

抵制校园欺凌,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是我们的责任。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当告诉孩子们:不要做受害者、不要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

对校园欺凌

愿所有童年青春

都能被温暖对待

阅读 2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