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文化为魂——万宁市第二中学《“课程思政 本土文化”课程的海南模式》课题组第二次走出去活动

吴晓君
创建于03-18
阅读 2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阳春三月,课题主持人申绍松老师带队前往万宁市大同中学进行第二次课题公开课研讨活动。

‍        本次活动由吴晓君老师进行为我们带来一节万宁本土文化为主题的公开课。

        本节课堂通过“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为总议题,以万宁本土文化为切入口了解“文化的功能和内涵”的课程知识点,一共分为三个议题进行。 

         议题活动一:学生各抒己见介绍家乡文化。本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是什么。通过溪边村设计理念:民国建筑为原型,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脱贫致富通过溪边村设计过程:学习种植新技术;自发捐款修路,整治环境卫生;设计"孝道人家”“读书人家”,“时尚人家"等景点。让学生领悟到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本土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自信。

        议题活动二:走进美丽乡村,辨析经济与文化关系。通过辩题:经济先行还是文化先行,学生感悟到文化和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坚持文化定位,植根于万宁本土文化感悟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提高文化自信与民族信仰,坚守和弘扬中华文明。

        议题活动三:认识美丽乡村,感悟文化的功能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文化的功能,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领悟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议题活动四:共建美丽家乡,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引领风尚——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本节课通过四个议题活动,在活动设计上,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合作探究,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结合万宁本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豪感,树立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情怀,激励他们建设好家乡,努力推动家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通过在大同中学开展的“海南本土素材融入高中思政,讲好思政课”活动,课题组凝心聚力,相信万宁二中课题组能携手并进,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本土文化”课程的海南模式》课题组的工作开展。

阅读 2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