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先立后破”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注意把握和处理好立和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立"与"破"二者紧密相连,互为补充,需统一考虑。它们与"稳中求进"的理念相互呼应,都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味着确立指导思想、战略布局、目标愿景、制度框架、行为准则和标准规范。它的核心在于维持稳定,确保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例如,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我们需要评估政策的一致性和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以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从而推动经济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平稳转型。而"破"则意味着敢于改革、敢于推翻旧有观念、敢于重建、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挑战困难、敢于淘汰过时的事物。它的核心在于推动进步,通过打破旧的束缚和限制,为新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空间。例如,对于不再适用的旧制度或频繁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时代和地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不断消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在实质上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增加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影响,争取在战略上取得主动。
"先立后破"的原则在任何改革和发展中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时期,各项政策的敏感性和影响都显著增强。如果颠倒次序,采取“未立先破”的策略,随意启动项目或制定政策,不仅会导致工作失去连续性,还可能引发“烂尾工程”的风险。这种行为类似于盲目“一刀切”,没有平衡好稳定与进步的关系,进而对经济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立"与"破"的辩证关系,精准掌握它们的时序。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充分尊重客观规律,不追求短期的效果,而是追求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我们要避免采取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做法,确保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力求实现最佳效果。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摸着石头过河"和"渐进试点"等策略就是“先立后破”原则的生动体现。这些做法强调在改革过程中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逐步试点和摸索,确保改革能够平稳、有序地进行,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样的经验为我们今天处理复杂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重点在于实现新旧模式之间的平稳过渡和无缝衔接。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并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我们需要具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战略性的布局和整体性的推进能力。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稳妥的态度,迅速但稳健地推进各项工作。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将有助于我们巩固基础、培养新的增长点,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为了实现“立”的目标,我们应积极主动地打造新的增长动力,掌握新的发展工具。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是推动“立”的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在产业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需要不断催生颠覆性和前沿技术,以发展新的生产力来开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在“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已经建立的新动能和新模式的基础上,坚决淘汰那些不符合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这需要我们坚定改革的信念,下定决心,增强改革的魄力,并提升改革的能力。我们应该以改革的思维方式来规划工作、解决难题,在探索中实现突破,形成干部敢担当、地方敢创新、企业敢拼搏、群众敢首创的积极氛围。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将能够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实现平稳过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