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天,每个人都可以闪出光亮,热烈燃烧。但很多人在发展着纯正的品格,它无声的生长,直到更多的人闪出光亮,更多的人热烈燃烧。
—题记
三月春风掀起绿芽舞动,雷鸣醒春唤春华明媚眼眸。雷锋精神用酝酿已久的新生,和着季春暖意,拂过世间,缠绕在人们心间。在第61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少先队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大队鸿鹄中队的队员们用一系列活动向雷锋叔叔学习,用实践感受雷锋力量。
向上生长,沐浴榜样之光
滚烫的青春全部献给党和人民,他也曾是可爱而又热烈的少年。爱笑,爱潮流,也爱思考。从“雷正兴”到“雷峰”,再到“雷锋”,少年“锋”在因人生之路不断的调整改变中找到方向。他在“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理想,四季在周而复始的更替,来年春风绕枝头。雷锋死了,但是雷锋又活着。鸿鹄中队的队员们踏上寻访“锋”式人物之旅,让雷锋洒落人间的种子在心中积攒萌芽的力量。
张家老屋的彭美峰是孙巾帼家附近的普通百姓,他却成为了孙巾帼的一块“反光镜”,让她知道时时反思自己是否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联系起来,也成为她想多为身边人做贡献不图回报的指引。
赵雪晴和魏键波一起慰问采访了同村的一位老兵--王昌杰爷爷,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出生入死。他激动地说:“我们当时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中国的土地被侵略。”他要守护自己的国家!这份爱国深情让两位队员由衷的庄重的起身为他敬礼,赵雪晴感叹道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重。
还有前往消防站采访的队员彭云航,在消防队他了解了消防队的创立和前身,也看到了消防队员密密麻麻的作息时间表,让他慨叹“原来他们不是在训练,就是在训练的路上啊,而且这还是在正常没有火警发生的情况下。”这些逆行者们是新时代的雷锋。
向阳而生,春“锋”暖化人心
生命有限,雷锋的事迹却道不尽。他一路行,一路助。帮大嫂买车票、远行时为战友补鞋、帮助残疾人过河......雷锋精神心中留,青春当属志愿红。带着雷锋“敢以平凡之躯,成不凡事业”的毅力,用微光点亮大爱。鸿鹄中队队员们学习“敬业一块砖,学习一颗钉,助人一团火,团结一滴水”的精神,行走成一道亮丽的“锋”景线。
我们一起参加了“创文创卫”活动,穿上志愿红马甲,分两路从学校出发,进行校园周边环境卫生维护工作。一路上,队员们捡拾垃圾,宣传爱护环境。以点带面,以面带全,队员们将在校行动的反思落实到假期生活,周末也在自己附近的生活环境上做出了改善。
队员黄博涵拿上火钳和垃圾袋,走向亲水走廊。遇见身着志愿红,身材魁梧带着胡茬却一脸淳朴的中年大叔。素不相识的人因共同的想法而相遇,大叔的那句“这才是中国的好青年呐!小伙子,要努力上进哦,我看好你”的称赞也一定在黄博涵的心里种下了奉献的种子。
龙再升也拿上了打扫工具,一点点铲开楼道里的“牛皮癣”,还在操作过程中总结了先用水打湿软化一下再铲和刮会更高效的经验。队员们为清洁工送上一瓶水,将垃圾箱扶正清理干净,义务擦洗公交站牌,进行校外文明劝导......三月里的队员们忙成炙热的小太阳,温暖身边人。
更多的队员都走上街头,走进小区,学着大人模样,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收获成长。
向地扎根,汲取奋进力量
源起平凡,终成伟大。过去志愿服务不断深入,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开出灿烂之花。在体育、科技、文化等赛场,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老中青代代相传,展国家风采;在冬奥场馆,两万志愿者经过前次打磨训练展现“微笑名片”;在地震灾难现场,人民子弟兵率先抵达抢救生命;在基层一线,巴东支教老师、志愿者袁辉从高校走进山村,带领山村孩子学的快乐活的自信......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那个独一无二的22岁青年带着人间皆安的愿景燃烧自我,让后代常念。因为我在,清理环境卫生时,炽热的心和微凉春风碰撞;因为我在,陪伴退役老兵时,青春勇毅接过老者拳拳赤子心,灯火可亲;因为我在,大街小巷广场路口闪现年轻身影,志愿精神永续......一人一岗,一生一事。让平凡琐碎也饱满丰盈,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再回首,人潮中,已不止雷锋;往前看,新一代青年,已扛起新时代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