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区泉山路小学语文教师参加2024年“教育梦”名师观摩课活动培训心得

Addy
创建于03-18
阅读 33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梦2024年春季全国名师观摩课活动,旨在贯彻《新课标》理念,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我校积极派遣教师赴呼参加观摩学习,聆听名师讲座,学习先进理念。

第一天上午第一节课,来自深圳的老师刘恋带来了四年级的《猫》。首先是标题“勿生孤寂念,道伴有狸奴”,很有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设计。接下来的内容从古至今,高度联系了起来,只为了证明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养猫。整个教学过程穿插古诗、图片、时代背景等资料的佐证,内容丰富,课堂有实感不枯燥。最后以关于猫的视频收尾,呼吁人们爱猫,融入了语文语言文字的教育和审美功能。

第二节《最中国 月是故乡明》,由杭州师范大学的教授王崧舟老师执教。用每个人都熟悉的见过的故乡的月亮和见过的他乡的月亮引入,以“为中秋节申遗写一段推介语”为任务驱动,研究本篇文章。通过比较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联系之前学过的课文《走月亮》、作家小时候在故乡做过的有趣的事情得出故乡之月照亮熟悉的故土、照亮温暖的乡情、照亮快乐的乡趣,知道了回不去的故乡是作者绵长的乡愁,故乡的月亮也是我们每个人永恒的乡恋。文章学到这里,那一轮故乡的月亮早已照亮每个人的心间。

老师们全程奋笔疾书,认真记录课堂要点。

王崧舟老师还为我们带来了讲座“语文要素与大概念”,提出了语文要素大概念的提炼框架:定向-明确学习领域、把握-分析语文要素、挖掘-深度理解教材、提炼-形成概念框架四个方面。以文学作品为例,解读分析要素。层层深入,抽丝剥茧,非常明晰。

李竹平老师带来的讲座《大单元教学下的作业设计》,以《大象的耳朵》为例,课前通读课文,自主学习和积累字词;课中练习并展示根据不同对象讲故事;课后抄写词语,选择3-5个描述一个自己想象的故事画面。紧扣课标进行创意作业设计,贴合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成长发展。主旨是能够让学生不带书包回家。

第二节来自陈琴老师的《以歌诗的方式读诗歌-以诗经小雅采薇为例》。这堂课不能只用“一节课”来定义它,这更是一节关于我们中国人失落的传统文化的一次强势回归,一场酣畅淋漓的讲座。以歌诗的方式读诗歌,陈老师做到了,而且也带现场的老师和同学成功的学会了方法。陈老师自信的歌诗,传统文化的诗歌吟咏顿时活了起来。陈老师说:“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能写千万言。”她以自身的实践做到了。学生通过学习和模仿后的作品令我们叹为观止。

陈老师学生的作品

陈老师带给我们的思考

生动解释了“教与学”的关系

第二天上午第一节课是何捷老师的《自相矛盾》。在对课题进行初步解读之后,他又以极其幽默的语言,布置任务,吸引学生挑战他。挑战一分钟读课文环节,变换了朗读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深入理解寓言的部分,让学生化身卖家和买家,分别厘清了双方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找到问题所在,阐述理由,让学生深度参与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深层的提升。

下午,来自南京的季锋老师带来了四年级的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落实基础而不生硬,介绍新的体裁小说而不复杂,让学生通过理解这个故事自然了解小说的人物、环境、语言,不刻意说教。季锋老师同样是他们学校的校长。他身体力行,举办意义多样活动让孩子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为今后人生追梦埋下种子。

老师们教学风格迥异,跟着他们的教学思路,即使认真在倾听的我们也很难猜到下一步是什么样的惊喜。在他们的课上,每一篇文章都是广阔的语文载体,把课标想要展现的东西表达的淋漓尽致。语文之根在于真,语文之魂在于碰撞、交流。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生动的载体,每一次的交流碰撞都是师生对话的升华、递进。教师不是掌控所有学生人生的掌舵者,而只是学生漫漫人生中一段学习旅程的引路人。互相鼓励奋进,方不负这一场师生情缘。

编辑:姚露露

初审:薛静

复审:张爱芳

终审:刘志武


                              集宁区泉山路小学

                                         3月19日

阅读 33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