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发展角度
孩子的自我认知是通过“内化机制”形成的。也就是说,孩子是通过别人如何对待和评价自己,形成“我是怎样的人”的概念。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叫“重要他人”。
孩子小时候,“重要他人”是父母。特别是在三岁之前,孩子与外界互动得比较少,因此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尤为深远。我是不是被需要的、我是不是可爱的、我是不是有价值的,这些观念都会在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中被印证,进而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理深处
从社会适应角度
父母心中的学习好,只是对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单一评价。而孩子未来的成就高低、是否有幸福感、过得快不快乐,并不是学习这一个能力就能决定的。
会不会交朋友,能不能跟别人和平共处,也是孩子发展的重要课题。孩子期望能够跟朋友分享诚实的看法,能够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满意或不满意,当然也会处理彼之间的矛盾
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
孩子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品质,
会延伸到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研究
表明,如果父母要求过高,或者习
惯使用苛责、挖苦、讽刺的表达方
式,孩子就很难感受到温暖和理解,
就会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回避。家
庭的问题越多,孩子的友谊质量就
越差。
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①针对那些比较内向的孩子,
需要父母有意识地推他一下,帮助
他融入社会团体。教孩子一些引起
同伴注意的技巧,比如给孩子选择
一些符合他们兴趣或优势的团体活
动,如假期的篮球训练营、科技馆
的志愿者活动;或者专门安排几个
家庭带着孩子共同出行的活动,帮
助孩子扩大志同道合的朋友圈,让
孩子在一个比较自信和擅长的环境
中开展人际关系。
②针对那些比较强势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理解亲密关系
的基础是平等,提升他们的倾听技
巧和交流技巧。可以运用一些角色
扮演、案例讨论的方式,让他们意
识到,试图控制别人,可能会引起
对方的反感和抗拒。
认可接纳孩子的感受
鹏鹏妈的做法,就是简单粗暴地弱化孩子的反应,认为他的烦恼不值得一提。还有些父母,会因此否定和评价孩子,例如“就是因为你又胆小、又懦弱,甚至不敢跟别人说话,他们才不跟你做朋友。”
更好的策略是,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含人格和道德层面的批判,把它视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困难,帮助孩子分析问是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