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一小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记“和美课堂”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

创建于03-17 阅读465

    慕“和美课堂”之名,赴“和美课堂”之约。2024年3月16日,我校组织数学老师参加了“和美课堂”第二十一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领略名师的教学风采,感受数学教学的魅力。通过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探索新的实践样式,研究新课标的新要求,不断为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

       苏明强教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整节课以4个问题“有没有?是什么?怎么办?还有吗?”驱动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苏教授的课堂通过学生的学来阐释折线统计图的含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追问,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凸显数学本质。

      苏教授的《关于数据意识的几点教学建议》报告,对统计意识培养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对数据整理意识的培养,根据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进行整理;第二个是描述图的意思,学生看懂图是培养统计的关键点。在描述这些数据的时候,苏教授和大家分享,在统计图生成以后,让孩子对着图来看,从第1分钟到第2分钟速度。怎么变呢?第2分钟到第3分钟呢?第1到第2和第2到第3哪一段时间变化更厉害以及后面的。让学生们知道了具体的某1个分钟,苏教授追问了这样的问题,1.5分钟呢?4.1分钟和4.9分钟对学生读图来描述数据意识非常好;第三个就是分析意识,一个模型的建立就是课的最后,苏教授通过变成图片,让孩子思维进行发展,帮助学生建立统计图这样一个模型。

       徐长青老师《乘法分配律》上课伊始,徐老师以常见的校园平面图导入课题,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小长方形面积之和与整个大长方形面积相等,使学生感受计算面积再相加与先算总长再乘宽这两种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接着,用字母表示相应长方形的长和宽,从而得出(a+b)×c=ac+bc。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这个等式的关系: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徐老师重点讲解“分别”二字,并请学生到黑板用箭头表示出分别a、b分别与c相乘再相加。

       徐老师用一个生动的故事,让课堂变得鲜活,让学生爱上数学。徐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2043年,徐老师激活了分配律的字母,把分配律演绎成生活中常见的握手,一个个穿越时空的小游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很快进行到练习部分,习题不多,但徐老师出手便是精华,三道题均是易高频错题,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学生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认真思考,积极验证,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徐老师的讲座《加强具身认知,让思维可视化》。明确指出: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才刚刚开始;深层次思考知识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可视化,我们才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对症处理,深层次唤醒孩子对策略、方法的理解,用结构化解决问题;重视逆向设计,让教学、让课堂变得简单;跨学科、跨学段、跨领域,以学习为中心,让学习真正的发生。

      王永胜老师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王老师的课堂充满真实的味道、入心的味道、难忘的味道。首先,王老师借助一个分数八分之三回顾复习分数的意义,接着把分数放到情境中,引发学习,让学生感觉“数学我是会的”,接着在研究的过程中把数与形关联、整数与小数分数关联、古与今关联、一与多关联,巧妙沟通了理与法,正与反。王老师通过制造“事故”、—八分之三加八分之一从图上看不是等于十六分之四吗?挑破了学生的疑惑,引发三个“冲突”—他也画图了,怎么答案不同呢?画图挺好的,怎么不画了呢?说不完偏偏让您说完怎么办?让学生的思考产生深度,整节课,学生的思维像喇叭花一样慢慢开放,学完后学生恍然大悟:数学原来是这么回事!数学都是一样的!

      贲友林老师执教的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这是一节面积计算的基础课,即种子课。贲老师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设计了层次分明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中,在“最少用几个小正方形可以量出长方形的面积?”问题的引领下,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实际操作中主动观察思考,寻找联系,从而打通了一维到二维的空间联系,让空间观念的想象与建模自然生成。在此基础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则是利用迁移类推自然生成,整个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并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质含义,并进行抽象应用。最后的练习环节,在贲老师不断地追问和思考下,让孩子对量感又有了新的感知。随后,贲老师以《数学课堂的守正创新》为主题作教学研讨交流。他认为在教学中,学生的存在先于知识的存在,教学围绕学生而不是知识组织起来;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不是按照知识体系预先设计好的、线性的、按部就班的过程,而是针对学生的状态有所调整和变化、有着丰富的可能性的过程。守正与创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守正”中“创新”,坚持在“创新”中“守正”。

       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朱国荣老师《口算乘法》一课,这是一堂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全新的课。从计数单位导入,阅兵式上一共有多少人的情景中展开乘法的学习。围绕30×20的算式,引导学生算出新的计数单位和新计数单位的个数进而理解算理,突出乘法算法的一致性。课堂上朱老师带领学生把计数单位理出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数的意义;通过问一问连一连,圈一圈,写一写让课堂慢下来;产生新的计数单位和新的计数单位的个数,再把课堂放开来,由整十数乘法拓展到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和分数乘法。他主张所有的数与运算都是以“计数单位”为支架,深入挖掘算法背后的算理,帮助学生建立运算模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运算能力,还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我们以后乘除法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课后朱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乘、除法运算的教学研究——基于一致性的视角》报告重点强调数概念与数运算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将数的乘法运算计数单位的运算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整数、分数、小数的乘法算理之中。朱老师的讲座既有高端的知识理论,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听了朱老师的讲座,结合他的课例,我们豁然开朗。在今后我们如何在新课标视域下进行计算课的教学,有了非常清晰和明朗的方向。

       通过今天的观摩学习,不仅观看到了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同时也领略到了名师的课堂把控能力,和专业教学研究能力,老师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悟。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怎么走?又将走向何处?名师们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教学课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朴实自然、真情流淌、思维绽放、生命拔节的数学课堂,让教师们满载而归。“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迎着新课标的春风,让我们吹起课堂实践的号角,在追求思维成长的生命课堂中信步前行。

阅读 4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