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又逢君——听王崧舟《月是故乡明》有感

檬丽
创建于03-17
阅读 7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上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还是几年前,当时听《爸爸的花落了》这堂课的感动还历历在目,感谢学校的安排,在这个茶花纷纷坠落的春天,我又重逢了这份感动。

  《月是故乡明》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作者季羡林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国外和北京一看到有山水背景的美丽大月亮,就想到故乡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是因为童年在故乡与这个小月亮之间难忘的经历。

  王老师以写“申请主题词”为线索,难度看似很大,但他却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段作为推荐语,这样迅速联结了文本与课堂,还引起了学生兴趣,让语文走进日常应用之中。在学生找出“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后,王崧舟老师又引导学生分析他乡月亮和故乡月亮的相同点。

  在之后的教学中,王老师聚焦了课文中描写环境的文字,学生感受到明月照亮熟悉的乡土;联系了课文《走月亮》,学生感受到明月照亮温暖的乡情;重温了《月迹》,学生感受到快乐的童趣;再次联系了课文,学生感受月亮照亮悠长的乡愁;最后出示全国各地的月亮视频,学生感知未来的乡愁。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我们即为这精巧的设计而惊叹,又为王崧舟一咏三叹的吟诵而折腰。被感动的何止是课堂中踊跃的孩子,更是坐在台下泪眼婆娑的老师们。台上的“王明月”似乎也唤起了在场每个中国人浓浓的乡愁,让大家一起沉醉于这场视听盛宴之中。

  最后王崧舟老师又回归到了本文的线索,这次学生自己郑重的写下了自己的推荐语,学生们精彩的发言也为这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堂课我有太多的感受,写在听课本上却只有一句话——如听仙乐耳暂明。

阅读 7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