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光无限好,遍地黄花分外香。教学研究是教育工作者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高品质课堂教学,3月15日,第五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语文组针对“建设达标课堂”展开教研活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能够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老师们认真研究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关注单元整体,突破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措施,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此次活动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以集体备课为研究突破口,参与汇报的三位老师精心准备,通过深入研究教材,从大单元备课的角度设计建设达标课堂。
第五实验小学语文学科长苏红老师以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骄傲,我是中国娃》这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展开研讨,从链接课标、课文编排、语文要素、单元目标、单元评价任务、单元活动一览表几个方面进行汇报。苏老师的单元备课,深入全面,以新课标为依托,单元目标清晰具体,体现了新课标核心素养内涵中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单元评价任务有效实用,单元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大单元教学理念。
神头学区窦姗姗老师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研讨了“借住比较提升思维,依托情境训练表达”,窦老师从八个方面进行设计,内容结构以作者笔下的动物,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把单元整合,对比《猫》、《母鸡》和《白鹅》三篇课文,感受不同作家对同一动物运用的不同描写方式和感受同一作家描写不同动物的不同语言风格。不断深入理解“比较阅读”的方法,实现由学习走向运用,阅读与习作的双重滋养,思维与表达的同步提升。
宋家学区孟君老师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多姿多彩的八方习俗》为例,串联古今民间习俗,从正月里来闹新春、流传至今的习俗和赶一场元宵喜乐会三个任务展开研讨,每一个任务详细具体,有目标有实施有评价,注重情境的连贯性和整体性、知识探索的系统性和递进性、思维训练的启发性和层次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造意识,实现了达标课堂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深度融合。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是一次思想碰撞,每一次碰撞总会有所收获和提升。集体教研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促进了老师们的交流与合作,还使教师个体和年级组集体得以快速、有效的生成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团结一致,让教研活动更加扎实有效,让各项工作也都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