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长沙,春风拂面,细雨绵绵,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九公桥镇中心完小语文教研组有幸来到了手拉手学校长沙仰天湖桂花坪小学,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课标为纲 素养为本”—教育梦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仰天湖桂花坪小学的办学特色,环境建设、以及特色课程实施进行了深入了解。在实地的参观中,感受了桂花坪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化课程—“走进桂花 四季芬芳”实施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和活动育人的“五育工程”蕴含的文化张力,领略了“文化、质量、阅读、课程、剪纸、游泳”六大名片的特色内容,体会了桂小人“育芬芳美好的人”的办学主张,感受“芬芳课程”的文化特色及啧啧称叹的“桂艺”之美。
16日,我们遇见了5位授课教师,倾听了课堂展示5节,主题讲座4节。
刘恋《猫》
刘恋老师以一个小调查开课,孩子们,你们养过猫吗?刘老师且歌且行,一路带孩子们领略古往今来爱猫人士的故事,乾隆,嘉庆,陆游,老舍……相机补充关于猫的诗词,拓展老舍的《猫》的发布背景,补白陆游的爱猫故事。孩子们且读且悟,猫与人生的故事,猫让人生不再孤独。
王菘舟《最中国:月是故乡明》
语文教育专家王崧舟老师围绕“月亮”这个意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创设“中秋节”推介语到感悟明月意蕴,从《月是故乡明》、《走月亮》、《月迹》领悟不同文人对于明月表达情感的方式,着眼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聚焦的大概念是“明月的文化意象”。
课后,王崧舟老师借助课例《月是故乡明》诠释了任务群不同,教学任务不同,教学路径亦不相同。同时,在2022版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习目标指向“大概念”,在《梅花魂》一课中体现为文学意象;学习活动也要投向“真情境”。
王林波《蜜蜂》
下午,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王林波老师执教了《蜜蜂》,他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动画表情,引导学生再现实验过程,还原人物观察过程,同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辨。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阅读能力自然在层层递进、分析综合中得到发展。
随后,大家又接着聆听了王老师带来的讲座。王老师强调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从发展脉络、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活动组织、评价设计等五个方面对任务群的内涵进行了整体解读。就如何在课堂实操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进行了指导。让大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徐俊《短诗三首》
徐俊老师《走向真生活和真学习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他直接告诉我们“用儿童的思维去教语文”,引导学生读书要做到“有情节、有角色、有声色”,还要用“语言形式的直接感知”、“说说我的智慧之问”等内容,同时以课例《短诗三首》一课注重方法的指导,同时还注意了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受益良多。他的课堂活跃、自然,不仅有他个人的亲和力,更是创造了一种交际语境下的教学。
鱼利明《守株待兔》
从鱼利明老师的课例《守株待兔》中我们学习到,基础型任务群课程构建思路解折与教学方法。整节课鱼老师以文本为例,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古文,拓展认识。这节课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教学,创设情境理解古文,并且将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巧妙适时地渗透到课堂中,扩大了课堂容量,让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化的巩固。
17日,我们又倾听了4位授课教师精彩的的课堂展示和主题讲座。
蒋军晶《手指》
17日上午,浙江省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的课程让人耳目一新,蒋老师用他严谨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以及新颖的课堂策略,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先出示五根手指图片,让学生说五根手指的特点,在师生相互探讨下,使学生知道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学生在认真听课,善于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
蒋老师的讲座上,大家畅所欲言,踊跃提问,蒋老师分享了自己理解文本的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
陈琴《采薇》
诗歌的灵魂不在其意而在其神,陈琴老师以歌诗之法讲授的《诗经·小雅·采薇》一课,让我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初次接触“素读”这一概念,近距离现场感知陈琴老师素读经典,观看、聆听其现场教学及其吟诵,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从未想过书还可以这样读。可谓是在最美的三月里有了最美的遇见。
宋飞《杨氏之子》
宋飞老师的《杨氏之子》娓娓而谈,细腻的语言带领孩子们融情入景,在学中悟知识,拓视野,体会了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领悟了人生道理。
笔记生成
珍贵合影
至此,我们踏上了回程的道路,教育之路漫长而久远,“名师之路”是这漫漫长路中的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教育之路的方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不断思索、不断创新,语文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