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Q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蚕意绵绵

生活中的变化多种多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孩子们对周围事物变化也更加敏感

更加喜欢探索生活中存在的变化

孩子们常常被自然中各种各样变化所吸引

会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去探索去感知

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引领幼儿“走近生命”的饲养活动,会使其深层的教育价值得以彰显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

我们尝试让孩子探索自然界生命,感受生命和成长的关系

蚕的一生由此展开...

  • 初识生命

蚕宝宝初讨论

泽泽:我奶奶以前养过蚕宝宝,蚕吃桑叶。

安安:蚕宝宝好小啊,身体一动一动的。

皓皓:蚕宝宝会吐丝呢,也就是蚕丝。

夕夕:以后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吗?

“蚕宝宝”的话题,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从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话语中,不难听出,他们对于蚕宝宝有一定零散的认知经验,小小的眼神中既充满着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又存在着些许的疑问和顾虑。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孩子们到底对“蚕宝宝”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于是我们围绕着“蚕宝宝”开展了一次“知识大调查”。

调查蚕宝宝

我们把孩子们最关心的问题整理成了一张“蚕宝宝的秘密”调查表,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关于“蚕宝宝”的秘密吧!周一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调查表与同伴们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完成和分享调查表,对蚕宝宝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师的话:首先通过下发的调查表请家长参与到课程中来,陪同孩子一起寻找并发现蚕的秘密,积累关于蚕的相关经验。其次,教师支持幼儿自主分享和表达,通过调查表分享的活动,满足幼儿的表达需求,我们老师可以从调查表中发现孩子们的前期经验,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计划。


蚕宝宝初印象

圆圆小小的蚕卵能变出一条条可爱的小蚕吗?孩子们觉得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他们每天用心呵护卵宝宝,就等着让它“变身”的那一天。

有天早上听到围在蚕宝宝周围小朋友们的尖叫声···

“哇,我们的蚕卵变成蚕宝宝啦”

“他长得黑黑的,像黑色的橡皮泥条”

“我看到他在吃叶子”

“它和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不一样了”

“我们第一见它的时候它们都没有嘴巴,怎么变成小虫虫的呢?”

“它是不是像鸡蛋一样过一段时间就自己孵化出来了?”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我们的蚕宝宝通过吸收卵壳中的营养成分之后自己慢慢的孵化出来的。在这个阶段性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对蚕宝宝的热情,他们通过细致观察、语言表达、绘画记录等方式来认识蚕宝宝的外形和习性,知道了蚕宝宝是从卵壳中慢慢的孵化出来的。 

认识蚕宝宝

通过孩子们调查表的分享以及相关图片和视频讲解,我们了解到了蚕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原来蚕宝宝有8对脚,但是视力不好,只能感觉光线,因为他的眼睛是单眼,蚕宝宝身上有9对小黑点,叫做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


可爱的蚕宝宝

孩子们对蚕宝宝的外形特征非常感兴趣,迫不及待想把可爱的蚕宝宝记录下来。你们瞧,他们有的用画笔画,有的用超轻黏土捏,有的用毛根旋转、有的用面纸打卷、有的用玩具拼插......各种各样的创意“蚕宝宝”应运而生,在制作“蚕宝宝”过程中,引发了孩子们的探索,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蚕的一生

通过绘本《蚕的日记》孩子们还了解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知道了它的一生要经过蚕卵——幼虫——蚕蛹——蚕蛾4个阶段。通过展板呈现幼儿对蚕的外形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探秘生命

照顾篇

在与蚕宝宝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每个小朋友都具备了照顾蚕宝宝的意识与责任,萌发了照顾蚕宝宝的愿望,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小值日生给它们打扫房间,在这过程中还慢慢学会了给蚕宝宝量一量身长,并且还学会了做记录。

教师的话: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儿童教育得以适宜地展开的活教材。”儿童应该在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中,在与周围社会的交流互动中学习。而饲养活动是符合幼儿天性的,它是幼儿获得有关动物经验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幼儿在自然体验中成长,在日常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更重要的是责任心的萌芽与学习能力的获得。

清理蚕沙

每天孩子们清理蚕宝宝的时候,里面有很多黑黑的东西,他们开始议论小黑点是什么?

“是蚕的粑粑”

“蚕的便便是有用的,收集起来”

“为什么要收集呢?臭臭的”

“便便叫蚕沙,可以做枕头,还有助于睡眠呢”

“那我们可以做成沙包,户外游戏时候玩”

在孩子们的精心养护下,小蚕宝宝越来越强壮,每一只蚕宝宝都变身成白白的小胖子,蚕沙也越来越大,累积越来越多,幼儿动手制作成沙包,锻炼抛接、投掷等肌肉动作。

桑叶篇

问题1:桑叶什么样子?幼儿园有桑树吗?

 通过与爸爸妈妈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蚕宝宝最喜欢吃的是桑叶,幼儿园里有桑叶吗?在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中,为了辩证幼儿园是否有桑叶,于是在幼儿园里开始了一场寻桑记。

问题2:桑叶不够了怎么办?

然而随着蚕宝宝越来越大,孩子们发现桑叶不够了,这可怎么办?于是带着问题和孩子们展开讨论:

辰辰:我上次和妈妈散步发现我们小区里面有一棵很大的桑树,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摘。

笙笙:我们家附近也有桑树。

泽泽:我老家奶奶养蚕宝宝了,我可以让奶奶送过来。

于是我们求助家长,借家长及社区资源,每周甚至保证每天采摘一些新鲜桑叶供蚕宝宝食用并能够长期供应。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长还给我们带来了桑树叶的枝条,周一的教室总是很热闹,孩子们围在一起,把桑叶一片片摘下来了,然后自己动手将地面清理干净。动手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劳动的过程,孩子们在参与中体会养蚕的辛苦,知道要爱自己的父母长辈、热爱生活。

角色游戏——茶馆

 我们认识桑叶的外形结构特征,还了解桑叶的功效用途,于是我们在角色游戏中,开始用桑叶做茶啦。

问题3:蚕宝宝如何吃桑叶?

每天餐后的闲暇时光,孩子们自主观察和照顾蚕宝宝。孩子们发现蚕宝宝吃过的桑叶上面布满了圆弧形状的洞洞,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一次我看见小喜拿着一片桑叶、一只蚕宝宝在白纸上,带着“强迫”的意愿,让蚕宝宝沿着桑叶的边沿吃,但是10分钟过去了,蚕宝宝还是在桑叶中间咬出一个一个的小洞洞。

带着疑问孩子们继续观察着。利用集体活动时间,我们借助绘本工具书了解到,蚕宝宝前面的三对腿短而小,后面的四对腿粗而有力,上半身的腿用弧形运动来吃桑叶,下半身的腿固定支撑桑叶。所以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就出现了吃完的桑叶是一个个洞洞。

生成实验:蚕宝宝吃其他叶子吗?

孩子们通过动手实验,放了一片叶子在盒子里,第二天看看这片叶子有没有洞洞,第二天一看,果然蚕宝宝只吃桑树叶子。

 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了本次课程故事,幼儿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率非常高,解決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幼儿对蚕宝宝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蚕宝宝的假期

周末放假两天,那蚕宝宝没人照顾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随即大家展开了讨论:

喜宝:我们可不可以带回家?

笙笙:我们家附近还有桑叶,正好有的吃了。

伊伊:我不要带回家,我妈妈说她怕。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请有意向而且家附近有桑树的孩子先带回家照顾,这样能够保证蚕宝宝能够吃到新鲜的桑叶。带蚕宝宝回家后,每个孩子都非常用心地照顾蚕宝宝,并且认真地记录着蚕宝宝的生长变化。

教师的话:在照顾蚕宝宝的这个阶段中,孩子们的责任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他们已经把蚕宝宝当作了班级里重要的一员,主动担负起照顾蚕宝宝的任务。每天来到幼儿园孩子们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观察和照顾蚕宝宝。尊重生命就是要认真了解生命的需要,根据蚕宝宝的需要去提供帮助。

  • 体悟生命

蚕宝宝生病了

有一天,小朋友们发现蚕宝宝不动了,仔细观察发现有几条蚕宝宝不吃也不怎么动了,摸上去软乎乎的,孩子们不知所措,赶紧寻求老师的帮助,于是顺着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展开讨论:蚕宝宝怎么啦?为什么会生病?

皓皓:是不是太冷了,蚕宝宝怕冷啊?

田田:我觉得应该是有小朋友手有细菌。

宁宁:我来用羽毛弄一下看它会不会害怕,它真的不动了,我们的蚕宝宝死了。

泽泽:奶奶说,蚕宝宝吃了不新鲜的桑叶会生病的。

伊伊:我发现小朋友换桑叶的时候总是用力捏,受伤了才会生病的。

教师的话: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通过查阅相关养蚕书籍、网络资源、咨询身边有过养蚕经验的家长等多种方式进行分析,生病的蚕宝宝终究没能活下来,还是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蚕宝宝死后孩子们心里都有些难过与不舍,借此机会我们开展了有关生命教育。让孩子们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是带着它的使命来的,生命的周而复始是一种自然规律,而生死离别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人类亦是如此。

告别仪式

“蚕宝宝死了怎么办?”

“我们可以把它埋在土里。”

“可以把它装在相框里,我之前看到死了的蝴蝶在相框里面。”

我们用举手表决的方式最后选择把蚕宝宝埋起来的小朋友最多,因此最后我们决定把蚕宝宝埋在班级菜地里面。

“我们的蚕宝宝死了,它还那么小”

“它死了都不能看到美丽的世界了”

“它会去天堂的,因为人死了就会去天堂”

“我们要把其他活着的蚕宝宝照顾好”

从此次宝贝们养蚕的实践中,宝贝们感受到了照顾蚕宝宝的不易,懂得生命的脆弱。生命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从认识的角度让孩子具备关注生命的知识,还包括从情感的角度去激发他们珍视自己、珍视他人。看着小生命的诞生、成长和死亡,孩子们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

制定养蚕规则

老师:那我们平时可以怎么爱护蚕宝宝呢?

彤彤:及时清理蚕宝宝的臭臭。

桐桐:一定不能捏蚕宝宝!它会痛!

悦悦:有水的桑叶要擦干。

伊伊:我们可以像游戏一样,把这些规则画出来,大家看一看就都知道了。

皓皓:是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好好照顾蚕宝宝。

孩子们为了防止蚕宝宝生病了,画出了养蚕规则,如我们要及时清理大便,提供新鲜桑叶,为蚕宝宝整理适宜的环境等。

教师的话:虽然蚕宝宝有死掉的,但是孩子们不断寻找各种原因,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喂养方法。通过比较又重新调整喂养方式,在照顾过程中不断优化护理方法,知道了蚁蚕要吃嫩的桑叶,桑叶不能沾水,环境不能太冷太热,蚕宝宝住的房子要及时清理等......

蜕皮篇

杨杨换桑叶时,发现蚕宝宝有点不太对劲,偶尔动一下,桑叶也不吃了,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有很多疑问在小小的脑袋里:

杨杨:桑叶上有黑黑的东西。

筱筱:蚕宝宝好像长大了,还白了。

彤彤:这个扁扁的是什么?

皓皓:好像是蚕宝宝的皮啊。

泽泽:可能是因为不喜欢黑色的衣服吧。

安安:蚕宝宝身体长大了,就把衣服撑破了。

带着好奇,我们查阅相关视频和书籍,和孩子一起了解到:蚕宝宝蜕皮一次就长大一龄,一生中大概要经过4-5次蜕皮。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幼虫慢慢结成一个茧。而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而每次蜕皮的间隔时间7-10天左右。

体育游戏:快爬吧蚕宝宝

借着蚕宝宝脱皮的过程,我们准备了垫子,和孩子们一起玩“蜕皮”游戏,借着身体的扭动钻出,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以用手哟,孩子们的欢笑声充满了整个教室,好像自己真的就成为了可爱的“蚕宝宝”。

吐丝篇

 经过宝贝们的细心呵护,蚕宝宝们开始吐丝啦,这是我们第一次亲眼看到蚕丝,大家都好奇极了!

蚕丝扇

通过调查小朋友们知道了蚕丝在生活中有很大用处,可以制作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蚕丝被、衣服、饰品、扇子等......最后在大家的投票下决定一起制作蚕丝扇。


蚕宝宝“搬新家”

蚕宝宝长大了,原先的“房子”变得拥挤起来,孩子们便萌发了为蚕宝宝设计房间的想法,都想为蚕宝宝设计房子,一场创作就开始啦~

泽泽:蚕宝宝喜欢大房子,这样住的好!

扬扬:蚕宝宝喜欢可以装很多叶子的房子。

彤彤:我要设计成有很多桑叶的房间,因为它们喜欢吃的桑叶,这样它们就不会饿肚子了。

于是孩子们开始设计蚕宝宝的家,最后设计出来的房子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就地取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家”并为蚕宝宝搬了新家。

教师的话:《指南》科学领域目标指出:“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孩子们在给蚕宝宝搬新家的过程中,我们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让幼儿自己讨论并动手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舒适干净的环境是小动物喜欢的,也懂得用自己行动和爱心去关爱身边小动物。


  • 感恩生命

结茧篇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喂养,他们换叶子时候发现有蚕宝宝已经不进食了,而且身体粗大,呈透明状,身体像吹皮球一样越来越大,头不断抬起来,并讨论到:

杨杨:蚕宝宝被很多的丝包裹起来了。

鸣鸣:它应该是想玩捉迷藏游戏。

毅毅:不是,应该是蚕宝宝要准备结茧了。

看到这一现象,我们小朋友也开始模仿蚕结茧的样子,手作蚕茧啦~

孩子们在的期待中又等待了6天,每天都会来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在相互交流讨论中,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萱萱:蚕宝宝肯定很舒服,躺在里面睡觉呢!

辰辰:我觉得它肯定不喜欢里面,因为茧很小,感觉太挤了。

孩子们从刚开始的幼蚕到现在的蚕茧,一个月的时光很快过去了,但是孩子们对蚕的热情却没有消失,依然有着很多的好奇。

蚕蛹篇

“里面还有一个黄黄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是不是蚕蛹啊,我吃过蚕蛹就是黄黄的?”

 经过观察与猜想,再上网查询视频资料,我们了解到蚕在结茧后会经历蛹化,在最后一次蜕皮后就会破茧,破茧时会吐一种液体溶解蚕茧,再用头和足把部分丝拨开个孔钻出。

 蚕蛾宝宝能破茧而出真是太不容易了!小朋友们在期待中,蚕茧变成了蚕蛹。


化蛾篇

在孩子们的悉心照顾下,几天后白色的茧里钻出了小脑袋!蚕宝宝终于破茧成蛾,渐渐的努力挣脱了束缚张开翅膀!在孩子们的悉心照顾下,蚕宝宝终于破茧成蛾。

问题1:飞蛾是什么样的?

皓皓:像蝴蝶一样,有一对翅膀,两只眼睛,但不会飞。

楠楠:它下的卵是金黄金黄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吧!于是通过集体活动孩子们一起观察并认识了蚕蛾。

问题2:这小小的黄黄的又是什么?

孩子们精心照顾下,蚕宝宝逐渐长大了,它经历着蜕皮、吐丝、结茧等一系列的过程,每个环节都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

这是飞蛾产的卵,蚕宝宝有了新的身份,我们相处多日的蚕宝宝变成了“蚕爸爸”和“蚕妈妈”!小朋友们发现新一波蚕宝宝出生了,我们希望新出生的“蚕宝宝”,能在我们的新一轮照顾下茁壮成长!

蚕——它们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播撒了无数希望,呈现出最勤劳、坚强、奉献的品质。

教师的话:在与蚕宝宝的相遇、相知、相处中,孩子们感知、发现、探索了蚕宝宝的知识、发现了有趣的秘密。学会了照顾和关心身边的事物,更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

我与蚕的故事

  • 课程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见证了蚕的成长,孩子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持续观察,感受了蚕一生的变化,体会到了生命的神奇,每天细心照顾这些幼小又脆弱的生命,更加产生了对生命的尊重及对新生命孕育的美好期待。孩子们从第一眼看到蚕宝宝的害怕到现在看到蚕宝宝满心欢喜的变化,爱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在整个发现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专注、热情,主动探索、乐于发现,让我们不断感受到兴趣的力量,他们愿意动手动脑为蚕宝宝结茧所需的环境做准备;自主记录和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与现象;耐心细致的照顾蚕宝宝,真切地感受生命的成长与死亡,这都是基于兴趣而引发的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每次的观察中总会有许多充满童趣的话语和疑惑,有的疑惑由同伴协商解决,有的疑惑由老师做出解释,有的疑惑大家共同找资料解决,还有的疑惑我们就留白,激发孩子们继续去探索。此次珍贵的经历,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意义非凡,激发孩子们的爱和善良,这将是孩子们融入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孩子求知、求美的动力和源泉。

 虞永平教授说:“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课程故事是属于孩子的,只有不断探索和发现,才会自然“生长”出精彩故事。幼儿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再局限,从单一经验提升到多元化知识,老师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并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基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有效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探索。他们是这场活动的发起者,是喂养的主导者,更是蚕丝手作的创造者。教师从“我觉得,我认为”到“读懂幼儿所想、所思”,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挖掘有效的资源,做一个孩子背后有智慧的助推者,发现孩子们随时可能正在发生的学习,寻找任何一个可能成为课程的点,希望孩子能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真实的问题,获得真实的经验,只要我们看得见儿童,就能找得到课程。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