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的分,是指一半,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为使幼儿了解“春分”节气特点,平邑县实验幼儿园城东园教研组围绕节气认知、自然探索、文化艺术、饮食保健、节气体验五方面深挖春分教育价值,有效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之“春分”节气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识、绘、塑、唱等方式,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了解春分的秘密。
春分节气三候
一候玄鸟至
玄鸟,别名燕子,指雀形目燕科的鸟类,多为候鸟。春分时节,燕子开始集群从越冬地迁徙到我国繁殖,故春分有“玄鸟至”的说法。
二候雷乃发生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同时具有声、光、电的物理过程,通常是指带电云层的放电现象。这一放电过程会产生巨大的声响,即雷声。春季随着气温升高,气流活动加剧,云层放电现象频繁,故雷电数量增加。
三候始电
雷电发生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光,即闪电。雷电发生时,空气中的氮气、氧气和雨水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了可以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硝酸盐,即氮肥。氮肥有利于植物在春季迅速生长,故有谚语“雷电发庄稼”,正是这个道理。
春分节气习俗
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的试验。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吃春菜
岭南风俗,逢春分那天,全村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放风筝
清朝文人高鼎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期间,妇孺纷纷放飞纸鸢,希望向苍天传达自己的心愿。
春祭
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有一种说法,清明后墓门将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粘雀子嘴
春分这天,农民把不包馅料的汤圆煮好,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节气活动
识春分
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分”如约而至,班级教师通过绘本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多方面、多形式诠释了“春分”的节气文化,帮助孩子们了解春分,走近春分,感受春分。
春分到,蛋儿俏
“竖蛋游戏”帮助孩子们了解春分习俗,体验时令节气的趣味性,还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绘春分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的美景中也少不了油菜花的一角,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用手指点画《油菜花》,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春分到,阳光明媚,桃花盛开,草长莺飞,春风拂柳!孩子们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把美丽的春天画到画里!
塑春分
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天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意境。在这美好的春天,小朋友们用一双双小巧手制作出了“泥与春天”的美景。
唱春分
春分到,吉鸟报,
昼夜平分时光好。
百花开,雨水少,
春色满园关不了!
小朋友们用春分小律动,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春分养生建议
注意保暖
春分节气和风渐起,各地降水明显增多,正是万木逢春、百草吐绿之时,也正因为降雨和风势的增加,易出现倒春寒现象。因此,御风寒是春分养生重点之一。所谓的春捂指的是更需要注意头部和下肢保暖
饮食有节制
春天是肝旺之时,酸性食物吃太多会使肝火更旺,损伤脾胃。可以选择一些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情志调畅
春季是眩晕、失眠等疾病的多发时间,怒应于肝,但怒最伤肝,所以应调畅情绪,节制怒气。避免情绪波动,调理情绪颇为重要。情绪平和,保持微微快乐的状态,最有益于健康。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过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充满希望与生机。在这最美的时节,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春光明媚中,迎接所有美好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