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3 月 5 日是第 61 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3 月 15 日下午,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四七修竹中队的全体少先队员前往曙光乡塞外珍民俗馆,参加了“学雷锋”的公益活动。
塞外珍坊民俗馆内设有农耕文化馆、河套民俗馆和伟人红色收藏馆等10个展馆,共有民俗物品、农耕用具、旧电器以及字画等500种藏品42000余件。
小到地契、小人书、磁带、推子,大到电视机、收音机、电影放映机、旧立柜,各式各样的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从闹钟、手电筒、搪瓷水壶和杯碗、月饼模具,再到老式挂钟、拨号电话、名人字画等物品,目光所及,皆是岁月的痕迹。少先队员们的眼球被紧紧吸引在这些老物件上。
“与城市各类博物馆不同,这家博物馆主要陈列是反映乡村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物件,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产生共鸣。” 曙光乡党委书记张弘波告诉全体少先队员们。
曙光乡治丰村老党员杨振林同志亲自给孩子们讲解馆藏珍品。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紧紧跟随杨爷爷的步伐,认真聆听着每一处的有趣故事,生怕漏掉一个字。
少先队员代表张诗杨和章旭喆为塞外珍坊民俗馆刘文帅经理和曙光乡治丰村老党员杨振林爷爷敬赠鲜花。表达了全体少先队员们崇高的敬意。
塞外珍坊民俗馆刘文帅经理介绍,馆内以“记得住乡愁”为主线,以建设“最美乡村”为新时代使命,深入挖掘河套文化的历史内涵,展示了河套地区悠久的农耕文明。
“我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从小就对新事物好奇,小到手电筒大到黑白电视机,都要拆开来研究一番。有一次去山东出差,在一个旧货市场里,看到成堆被分解的旧电器,我感到很可惜,于是就高价买了几十件收藏。”刘文帅说,“随着积累的老物件越来越多,最终有了这家博物馆。希望通过这些展品,让老人找到过去的记忆,也让后人了解过去的历史。”
此外,少先队员们还聆听了曙光乡治丰村老党员杨振林爷爷的谆谆教诲。
曙光乡副乡长张彦告诉队员们:近年来,曙光乡将传统文化思源、红色党建引领和美丽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在治丰村打造了集文旅康养、民俗追忆和教育传承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塞外珍坊”。通过邀请抗战老兵、乡贤能人和党员干部带队讲解,讲老物件历史、讲党史、讲亲身经历,将“缅怀传承、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融入群众乡风文明建设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修竹中队全体少先队员都倍受鼓舞。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并践行雷锋精神,将学雷锋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参观结束,队员们与杨爷爷合影留念。
学习雷锋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雷锋精神永流传。相信通过“学雷锋”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雷锋精神的种子已经播种在每一个队员的心中。本次活动让队员们从小坚定理想信念,从点滴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用实际行动去弘扬雷锋精神,让不朽的雷锋精神成为永远学习的榜样!
有一种颜色,飘扬在心中永不褪色,那是红领巾的颜色;有一种光荣,令人激动不已,那是戴上红领巾的光荣。本次“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活动,展示了当代少先队员的精神风貌,又激励和教育着少先队员们从小听党话,学党史,以实际行动奋发有为,发扬主人翁意识,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闪耀红领巾最靓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