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儿童视角,探究科学课程”滦平县第一幼儿园科学活动教研

滦平县第一幼儿园
创建于2024-03-15
阅读 4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追随孩子的脚步

当有趣的故事在身边悄然发生

就是属于我们的课程

    “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探究的生动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和指导理念,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挖掘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支持、引导幼儿深度学习与发展,滦平县第一幼儿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科学活动教研。

       活动前教师们精心准备,根据科学领域教学目标,结合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和发展水平设计教育活动,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潘海滢老师的科学活动《多变的风》,带领幼儿一起探究风的奥秘,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好奇心是幼儿典型的特征表现,而漂亮、鲜艳的颜色总是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崔丹阳老师的科学活动《有趣的颜色》结合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普通的红豆为什么能跳舞呢!张雪老师的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红豆》帮我们解开了谜底,因为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形成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包围着红豆,就像是给红豆带上了游泳圈,红豆就会漂浮起来,当气泡接触空气后会破裂,红豆由于重力又会下沉。反反复复,就形成了跳舞的红豆了。

    李艳飞老师的科学活动《沉浮》,以帮助小蚂蚁为线索,通过猜猜,做做,说说,帮助幼儿初步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理解了“沉下去”“浮上来”的简单科学道理,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的兴趣。

       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是一本非常幽默的知识类图画书。任雪娇老师的科学活动《动物的粪便》,借助绘本画面,增强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通过观察、匹配,初步感知不同动物的粪便特征和作用。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能力。

花开,是缓慢的,

从种子抽芽到绽放;

成长,是出其不意的,

从破土拔节到抽穗。

轻盈的时光缓缓流过,

成长的足迹深深留下, 

每一次的努力,都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此次科学教研活动,是老师们互相分享、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的过程。不仅对科学领域课程做了清晰的诠释,更激发了老师们对园本课程创设的热情,在课程研究的道路上且研且思且行,努力探索和实现课程的真正要义。相信只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手中有方法,就能以儿童的视角促进课程的发展、游戏的进阶,让儿童成为课程的主人,游戏的主角。

阅读 4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