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项目式学习物理课堂教学公开课—《楞次定律》

王旭
创建于2024-03-15
阅读 2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贯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践行在课堂教学中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王旭老师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项目式学习课堂教学公开课,课题为《楞次定律》

新课引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古代诗人笔下三峡,到它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引入新课,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感知本章学习内容。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①闭合回路;②磁通量变化。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先通过试触法,确定演示电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做出猜想。

环节二:实验探究,归纳推理

向学生介绍器材,研究不同磁极插入和拔出线圈等的实验现象,要求学生在学案上记录每一次的现象,并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用更简洁的语言来总结。首先带领学生从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写出四次实验对应的原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序列实验的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论解释等环节中,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在学以致用环节,鼓励学生梳理解题思路,把握解题脉络,做好首尾呼应,并引导学生从功能关系和哲学层面加强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环节三:理解定律,再次启发

改变磁通量的方式有多种,课堂实验总是有限的,但是科学家得出规律时需要很多次的尝试、验证。楞次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得出了楞次定律。学生思考定律的关键词,教师通过设问把因果关系、谁阻碍谁,阐述清楚,并突出阻碍这个关键词,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阻碍的含义。

教师们认真听课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探究课的教学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评估、交流与合作”环节设计全面,且个环节间过渡自然。教师通过创设各种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景,提供思考、想象、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和锻炼自己的才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以后学习物理提供动力。探究式教学围绕问题展开,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呈现探究的要素,体现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专家点评: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真切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对科学本质的认识。通过创设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在楞次定律的获得过程中,从实验体验入手,归纳概括出定律内容,再用实验来验证,不仅体现物理学科使实验学科的特点,还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堂内容设计合理,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阅读 2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