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2 岁之后,这样和他聊天,越聊越聪明,90%父母都忽视了

小熊软糖~
创建于03-15
阅读 6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突然之间不愿意和自己聊天了,也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了。明明是最亲近、无话不说的两个人,为何会产生代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抗拒的不是沟通,而是不会沟通的父母。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很大程度上是表达不清造成的。和孩子聊天需要讲究技巧,会聊天的父母,养出的孩子才更优秀。作为父母,只有学会和孩子“聊天”,才可能成为启蒙孩子成长的最优助力。聪明的父母这样和孩子聊天,你做对了吗?
让孩子越聊越聪明,记住这四点在网上曾经看到过一个话题:“父母有100种方式能把天聊死”,评论区很多人都表示感同身受。很多父母不太会和孩子聊天,跟孩子之间的对话永远是:“作业做完了吗?”“考试考了多少分?”“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这样的聊天,怎能聊到孩子的心里呢?刚开始孩子还能回答两句,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和父母聊天了。 和孩子聊天,方式很重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关注点不一样。想从孩子口中“套出”你想知道的内容,你就要转变聊天的方式。 1、0-1.5岁的孩子,他们能理解的概念、词句非常有限。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说话,句子一定要简短、概念要清晰,尽量使用名词、动词,加深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玩“拟人”的小游戏,比如布偶娃娃、小汽车拟人化,就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2、1.5-3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经历语言的爆发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完全能跟得上大人的语速,正常的聊天孩子也能听懂大人要表达的意思。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使用复杂的句子,能够使用不同时态和语态的动词,包括连词。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也已经能够使用长句和分句了。 3、4-6岁的孩子,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语言在这一时期还在继续发展,发展的方式已经不是那种爆发式的了,而是一种鲜活的、自然的方式了。父母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聊天,要多用正面的语言表达,尽量不要正话反说,或者开玩笑的方式表达。虽然这个阶段的孩子知道开玩笑的意思,但他们不喜欢反语,直来直去的语言表达,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切忌,和3岁以后的孩子聊天,不要再用叠词了,比如“看车车”、“吃饼饼”等;也不要再以各种夸张的表情或嗲到让人生理不适的声音表达,比如“哇,宝宝好厉害呀,3岁就长这么高了!”孩子会觉得你这样表达很奇怪,用正常的社交方式和孩子讲话就可以。
4、上小学之后,和孩子交流,要转变说话的方式。比如你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其用“今天在学校听话吗?”,不如这样来问:“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今天有什么好的收获?需要妈妈帮助吗?” 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还能从聊天中知道孩子心中的价值观怎样;了解他心里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父母可以适当加以介入引导。孩子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不是不愿意跟父母沟通,而是父母自己没有跟上孩子的步伐。做父母虽然说不需要考试,但仍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育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和孩子聊天,这些“雷区”要避开孩子最讨厌的聊天方式,你都了解吗?这些聊天“雷区”尽量避开,否则瞬间能把天聊死。 1、讲道理、说教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常常陷入这个误区,说着说着就开始跟孩子讲起了大道理。殊不知,你越是喋喋不休地讲道理,孩子越是会当“耳旁风”。不仅不能提醒孩子,反而会让他产生抗拒,甚至逆反心理,偏偏和家长讲的道理反着来。卢梭在《爱弥儿》里反复提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他指出,世上最没有用处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的感动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父母讲道理,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给孩子强加道理。智慧的父母怎么引导孩子呢?父母带着孩子去看到道理、体会道理,才能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道理,进而形成他的世界观。 2、忽视孩子的感受 父母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各种否定、贬低孩子,无论孩子做的好或坏,总是阴阳怪气的想法设法贬低孩子。不重视孩子的感受,甚至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这是亲子沟通的大忌。 之前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居中的齐明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看到她被妈妈否定的样子,都无比让人心疼。 

选了自己喜欢的裙子,妈妈嘲讽她没眼光,换成别的颜色后,妈妈又说她没主见;


工作后成为一名记者,只要一和家里通电话,妈妈就嫌弃她的工作没编制,不稳定;


攒钱买了自己第一辆车,开开心心带妈妈兜风,没想到妈妈嫌她的车太便宜,丢人。


久而久之,曾经那个骄傲又坚定的明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畏首畏尾,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女孩,就像妈妈说的那样。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最终也会变成父母口中的样子。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孩子最希望的是自己的情绪能被看到、被理解。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和孩子感同身受,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情绪和感受,并表达出理解的意思。

 3、情感“绑架” 生活中,很多父母明明养育孩子很尽心,却输在了不会好好说话。比如有的家长喜欢用情感“绑架”孩子,跟孩子诉苦、抱怨,发泄心中的情绪。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往往却最容易说出伤人的话。“我们这么辛苦赚钱,还不都是为了你”“我说这么多,都是为了你,你怎么就是不懂呢”很多父母在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情感绑架孩子。 说这种话的父母,本质上是想孩子听自己的话,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扣上了一把大锁。用道德绑架孩子,用情感束缚孩子,这是对孩子精神上的伤害。“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是一种情感暴力。真正想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懂得赞美自己的孩子,欣赏他、鼓励他,给予他家庭的温暖和爱的拥抱。 我们要时刻牢记,和孩子聊天的意义在于,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做孩子人生的导师。

会聊天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从此刻开始,多用肯定、正面的语言和孩子聊天。


因为你的生命质量,会直接影响另外一个生命的成长。


阅读 6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