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交流促合作,科研指导提素养——广州市第一中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科研素养提升”项目进校

艳君
创建于03-15
阅读 32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团队教育教学水平,拓宽教学视野,提升工作能力,2024年3月13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编委会主任、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张万利老师,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正高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师、广东省高考研究会专家成员李旭山老师莅临我校指导教育科研工作。此次活动包括观摩日常课,座谈交流,专家评课,活动由高中部语文科长陈小钢主持。

     上午,两位专家分别听取了三节不同的课型:高三复习课,高二作文课,高一阅读课,旨在从日常课中发现问题,从而有效指导我校教学工作。三节课分别由杨慧老师执教高三(14)班深圳一模小说文本试题讲评《山月记》,翟雅丽老师执教高二(8)班《材料作文中的概念界定》,田源老师执教高一(11)班《鸿门宴》。

     下午专家进行指导评课,会议分为授课教师说课,科组集体评课,专家针对性点评三个环节进行。

      杨慧老师根据高三二轮复习的整体思路,进行深圳一模小说阅读《山月记》的试卷讲评,让学生在过程中暴露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建模,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高三备组认为,在二轮复习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建模是我校高三备组的整体复习思路,杨老师的课非常符合二轮复习的课堂特征和模式,同时也就二轮复习任务多,但布局规划还不够明朗这一问题向专家请教经验。

       翟雅丽老师基于高二学生的写作学情,从“如何去找核心概念”“如何界定核心概念”“怎样依托材料界定核心概念”三个思路出发,设计整堂课。高二备组认为,翟老师此次作文训练课的选题非常恰当精准,以比喻义 、基本义、化实为虚三种方法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目标清晰。但在引导学生紧扣材料分析问题,依托材料一字一句挖掘出与概念相关的东西,真正解决学生写作偏题的痛点等方面还可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鸿门宴》是《史记》当中非常经典的一个篇章,田源老师的课堂主要是通过梳理文言语句,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而赏析《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高一备组认为,《鸿门宴》文本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其塑造了性格各异,精彩出众的各色人物,田老师能紧扣文本,围绕矛盾之处分析人物,课堂定位准确。同时就统编版新教材文言文篇目呈现出多、长、难等特点,在此背景下,怎样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处理“文”与“言”之间的关系?怎样引导学生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度质疑,深度挖掘,深度思考等问题向专家进行交流请教。

     科组内老师评课

         

      科组内三个备课组内老师分别就三节课进行了详细点评,并且提出了教学中的常见难题与专家探讨。

      专家评课与指导

      李旭山老师认为,针对篇幅长的经典文本,教师与学生的任务安排不能错位,教师授课的重心应落在文本深度解读上,翻译可作为前置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则在课堂上有重点的挑选进行攻克。要依“文”学“言”,在梳理内容情节的过程中解决“言”的问题,课堂才能更好地发掘文本独特价值,发挥教师个人特色,从而吸引学生。对于作文中核心概念的界定,他认为抓住核心概念的内涵是基本,但作文取胜靠外延。应充分运用多种方法,给学生提供方向和思路去拓展外延,比如找文本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对比关系,对应关系,设喻中充分发掘喻体含义。针对高考的二轮复习,他认为杨慧老师本堂课“抓重点,思维建模”的复习方式非常吻合二轮复习的要求,同时,杨老师的课堂也给学生做了非常积极的暗示,即回归本文,文本细读,从而读懂文章,提高语文素养才是高考真正取胜的关键,对杨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李旭山老师精彩的点评,宝贵经验的分享,为我们探索不同的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如何设计更加科学高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旭山老师评课

      中语参杂志副主编张万利老师首先对此行来一中的目的和期望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提出,希望在未来与一中进行交流合作的三年中,能从日常的听课评课中,了解我校语文教师团队的教学现状,研究现状,专业现状,从而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制定适合我校语文学科发展的总体规划。希望通过课堂的变化,带来成绩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带动教育的变化。

张万利老师评课

     随后,张老师针对文言文中“文”和“言”的关系,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他认为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任务,应处理核心知识点,集中做示范。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更多应该是让学生暴露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用结果倒推教学设计,进行逆向设计教学。此外,他认为翟老师的作文课教学目标清晰,学情把控到位,但过程要精简,教学可围绕“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解决得怎么样”的思维逻辑链去组织课堂。课堂上还可给予学生更多完成任务和思维活动的时间,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获得感。最后,张教授认为好的语文课堂应呈鱼骨状,主线清晰,以点带线,解决主干问题。杨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逻辑严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做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训练学生怎样从材料中读出问题来,从而把解决这一类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中,给予方法指导,并勾连所学,掌握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语文课堂应该通过学生的做题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教学,最终培养阅读兴趣。张老师的指导高屋建瓴、见解深刻独到,内容丰富,发人深省。

     此次研讨活动为我校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两位专家的答疑解惑,为我校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双方都期待在未来能有更多的深入交流合作,从实践到理论,加强教师专业研究与发展。相信有了专家对我校教研工作的指导,在全校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能让语文界的更多同仁听见专属我们的一中之声。我校教师也会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勇担历史赋予的重任!

撰稿:陈袁平老师

阅读 32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