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愿。3月15日小班组协助老师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关于“自主游戏是否需要搭建游戏主题”的教研活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28c1d9a6a104560a765f707ed62c043.png)
首先老师们针对自主游戏的现状进行了讨论:
近些年来,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极为流行,自主游戏代表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同时针对于自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游戏”,老师们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的自主游戏中存在一些误区:
①对游戏的“泛化”
有人把集体教学活动也当成游戏,理由是教学游戏化了,实际上,即使是游戏化了的教学活动,本质上还是教学,而非游戏。
②自主游戏指向游戏的性质
自主性游戏并不是从游戏分类的角度提出的,它是从游戏的性质这个角度提出来的。
③自主游戏没有体现自主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有些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指导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戏。
④教师经常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
孩子们游戏的时间支离破碎,没有保证,有时孩子们正玩得兴致高昂时,游戏时间却结束了。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28c1d9a6a104560a765f707ed62c043.png)
在胡聪老师的讲解下老师们明白自主游戏的特征:
①自由选择一自我体验
②自主开展一自主创造
③自发交流-自由探索
也就是说,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而非教师 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以及游戏的进行与结束都应该由幼儿自己来确定。
教师只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28c1d9a6a104560a765f707ed62c043.png)
经过此次教研,在自主游戏中是否需要确定搭建主题这件事情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的不同,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自主游戏中,幼儿是主体,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不能过多干预,当游戏的“导演”,否则,将影响开展自主游戏的本质。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自主游戏是教育的手段,教师要善于观察,把握时机,走近幼儿,既当幼儿的玩伴,又当幼儿的顾问。华爱华说,“随幼儿去”的无所作为也不是教师为幼儿提供游戏机会的初衷,因为既然教育利用了游戏,那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理解幼儿游戏行为带来的发展信息,为幼儿提供顺应其游戏需要的生成式回应。因此,教师要为游戏自发、自愿的活动提供条件,将教育目标渗透在幼儿的游戏中。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28c1d9a6a104560a765f707ed62c04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