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常规教学 提升教学素养 小返学校:胡如燕 王金梅

紫月儿
创建于2018-03-08
阅读 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学常规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使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学期伊始,学校教科室精心部署,在3月7日上午,小返学校全体教师,在教研组长的有序组织下,就“教学常规交流研讨”这一主题各教研组开展了教研活动。    

  首先,由各教研组长带领本组教师,在学校展览室就上学期末学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的备课教案、作业批改、听课记录、教学反思、研训记录等进行了认真地翻阅学习。

      接着,各教研组长组织各组教师就自己的参观学习进行研讨活动。研讨开始,教研组长首先对学期末学校普查教学常规的情况做了反馈:每位教师备课态度认真,教案详尽,课时数量充足;每课时根据学生实际定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教学准备,授课环节清晰;教学反思确切,针对性强。但是,在据分析学情设计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习的预设环节和补充批注等版块还需要改进提高;作业方面,作业种类齐全,学生作业整洁,字迹工整,作业本保存完好。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有日期、有评价,大都能及时纠错,并能予以一些鼓励性的符号和批语,作业质量高。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为了能更好地改进工作,推动常规工作的有利进行。大家主要抓住“如何备好课”和“作业最佳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的共识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学情是教师有效课堂的立足点。老师们首先从如何把握学情,如何基于学情确立学习目标,如何从学习重难点处设计教学环节、运用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备好课必须立足于学生,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备课的实效性才能得以真正体现。

      

  作业是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的有力抓手。针对“作业效果最佳化”这一研讨重点,老师们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与收获。明确了工作方向,作业设计努力实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弹性,以适合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教师批改作业时更要讲究,对那些作业有出差错的不要过早下结论。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留个机会给学生自主评价、自主订正,这样才有实效性。 让学生在应用中、解决问题中巩固知识、拓展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次活动就是一次交流,一次进步。聚焦“教学常规交流研讨”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对教学常规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研讨活动中教师互相学习,从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改正存在的不足,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规范教学工作!相信小返学校教师一定会以此为契机,不断改进教学,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素养。

阅读 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