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读书兴味长,不负韶华与时光。为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新课标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共度了精彩纷呈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
寓言是一个神奇的魔袋,袋子很小,里面却藏着大千世界。
寓言是一面生活的镜子,镜子很亮,透过它能照出生活的美善恶丑。
寓言是一扇想象的大门,走进寓言,便能收获一份新的感悟。
寓言故事是中华文化和民族智慧的结晶,蕴藏着文学价值和深厚思想。为了引导同学们爱读寓言故事,老师们在课堂运用多种趣味的方式与大家一起打开“魔袋”,共同探寻书中的“魔法。
《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科普作家米·伊林的代表作,书名取自英国小说家和诗人、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诗句:“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本书不仅能够巩固儿童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使儿童每天在课余之时都能了解变幻莫测的宇宙故事、丰富多彩的地球奥秘、复杂神奇的人体结构、千姿百值物王国、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日常生活的科学道理、和五光十色的人类社会。
制订阅读计划是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保证。在课堂上老师们与孩子们共同协商、制定阅读计划表,引导孩子们对整本书的阅读过程进行整体规划,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通过阅读进度涂卡,强化了学生的阅读动力,促进学生有计划地进行整本书阅读。
阅读是一种遇见,悦读是一种成长。 对于整本书阅读,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尝试,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片提供:三四年级语文老师
文字编辑:王娟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