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初实践,同思齐研共发展——记上栗中学高一高二地理学科大单元教学接力活动

小面
创建于2024-03-15
阅读 9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大单元设计以学生高层次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为目的,以整合知识为内容,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与主动学习,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新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展开深度学习。

2024年3月15日,上栗中学地理教研组在金山校区毓秀楼、仁和楼分别举行了高一高二大单元接力课比赛。

高二大单元教学

黄婉老师讲授的是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的第一部分——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本节课首先介绍了一些基础概念,接着以黄河为例,讲解了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协作开发的必要性;协作开发的具体措施。讲授过程中,黄婉老师还带着学生回忆了水系的特征以及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思路,巩固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并将其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本节课课堂十分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性强。

叶少林老师讲授的是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的第二部分——黄河的调沙减淤。叶少林老师通过提问学生进行导入,衔接了上节课的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思路,带着学生分析黄河的调沙减淤。讲解了黄河下游的特点及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针对侵蚀区和堆积区的治理措施等。本节课叶少林老师运用了板书板画形象地给学生展示了水库的输沙输水过程 课堂知识量充足,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评委曾庆建老师分别对展示课例进行了点评,对两位授课老师进行了肯定,认为两节课都较好的融入了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探究,实现深度学习,获得学习的自信感和成就感。

曾庆建老师为选手颁奖并合影。

高一大单元教学

杜桐老师讲授的是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她给学生准备了水果,通过让学生品尝各种水果,对比不同水果的味道,思考口感不同的原因,导入新课内容。

本节课以案例+分析+总结的结构向学生介绍了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并侧重于气候因素的讲解,由浅入深,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内容,课堂效果好,学生参与度高。

第二节课由黄刘思艺老师介绍影响农业区位的人文因素,黄老师首先带学生回顾了上节课自然因素的内容,接着采用启发式教学,带学生分析不同的人文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后对农业区位因素进行总结,体现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整节课轻松自在,氛围活跃,效果显著。

课后,高一地理组进行大单元教学评课,评委荣检老师分别对展示课例进行了点评,杜桐老师课堂结构清晰明了,效果显著,黄刘思艺老师课堂活跃,语言亲和。

荣检老师为参赛选手颁奖并合影。

阅读 9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