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作业本,创课堂高效率——章旦小学新教师展示课

章中集团章旦小学
创建于2024-03-15
阅读 2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语文作业本》是以检测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要求的水平为目的,以多种作业形式为手段,全面体现新课程要求的诊断性评价工具。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新编的《语文作业本》成了一线教师备课设计的重要资源。学情视角下,《语文作业本》的使用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融入,呈现阶梯内容分类,以分步、合并、调配三式融合,打造多元使用方法,学习、练习、评价三位融通,构建一体目标系统,以作业本的课堂优化使用与重构,实现学生学习的减负提效。

    基于以上背景,章旦小学语文组开展以“小学语文作业本在教学中的有效使用”为主题的新教师展示课。旨在引导新教师探究在学情视角下优化《作业本》课堂使用,将《作业本》融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能让学生借助学习支架获得学习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学习,从而实现学教方式的改变。这样从学习任务到项目练习,由知识梳理到学能转化,学生的作业过程同时成为了方法习得、素养提升的过程,作业本也发挥更大的价值,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次活动,季欣蓉老师与四(2)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呈现《爬山虎的脚》。王淇老师与三(1)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呈现《在牛肚子里旅行》。

    《爬山虎的脚》一课,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教材中可挖掘的教学点很多,这样的课文比较难上,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句子,比较句子,体会句子都是很难的,季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读、话、议的基础上,再适时地讨论演示、再现过程,孩子们很容易的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样一步步往上爬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课堂中更融入《作业本》中的习题,帮助孩子们方便梳理爬山虎的特点。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三年级的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孩子们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本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王老师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板书为孩子们呈现,化难为简,将课堂重难点落到实处。

    通过每一次的教研,促成的是上课老师、学生以及听课老师多方的习得和成长,章旦小学语文组将继续行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向教学的新高度迈进。

阅读 2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