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
夕阳紫翠赏钧窑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清 乾隆 《赏钧红》
窑址:宋时称均州,现河南禹县。
地位: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当时钧瓷的轰动。
特色: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由两次烧制而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再进行二次烧制。其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钧瓷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
钧窑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釉中的流纹形如流云。钧瓷造型丰富,以养花盆类居多,其次是洗、盘等再次是瓶、尊、炉、鼎等。钧窑采用手拉坯工艺,釉面比较活,釉面纹路有冰裂纹、冰片纹、蚯蚓纹、鱼子纹、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北宋官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规整对称原则,具有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的特点。
釉色:属于青瓷系,但往往不呈现青釉。一般以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为主。
重点:
●蚯蚓走泥纹是钧瓷的特点之一,它指的是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这也是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产生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放大镜观察,不仅有蚯蚓走泥纹,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还有青蛙卵纹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此外还有牛血纹,血色深红暗沉杀气腾腾,庄重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