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小三(13)线上读书会《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孩子不可爱的时候更需要爱”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并不是只有成年人才有,孩子也不例外。我们也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是处在开心的状态下,但很多时候孩子有哭有闹很不开心,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该怎么办呢?

学习开始啦

学习内容👇

签到啦

家长领读

00:00
05:36

认真学习中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

       观察那些主张“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虎爸虎妈,不难发现,他们的童年也是在这样传统而严苛的家庭中成长的。以至于他们认为这没什么不对;即便意识到不对,也难以控制自己的嘴和手。来看看家长们的收获吧!

积极分享收获

    “有了孩子以后,当我们累了、筋疲力尽的时候,便又套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尽管我们曾发誓永远不像母亲那样说话,但她的话依然从我们的舌尖奔涌而出;尽管我们曾发誓永远不打孩子,但我们还是像父亲当年那样挥起了拳头。”

       之所这样,我想,大概是很多父母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

      很多父母眼中,孩子是没有自尊心而言的,仿佛自尊心这种东西只存在于成年人,就是18岁之后的那一刹那,突然有了自尊心、有了所谓的面子。

        因此,很多父母不分场合,也不管有哪些人在场,会劈头盖脸训斥孩子一顿,全然不理会孩子是否能够承受这些。

       诚然,孩子没有和家长对抗的能力,只能把这些全部吞进肚里,但这些苦水终究会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自卑、焦虑、暴戾,甚至自杀。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不被尊重,他又如何学会尊重他人?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的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得出来。

       孩子的观察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细致而敏锐。《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一书中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隐瞒,因为他们能敏感地察觉周围人情绪的变化,尤其是母亲的情绪。”

       所以,父母对于孩子而言,应当是一个稳定的容器,能够接纳、包容孩子,无论这个世界带给孩子何种伤痛,你们永远是他可以舔舐伤口、获取安全感的避风港。

       对待孩子最好的态度,是温和而坚定。温和,是与孩子建立稳定而亲密的关系,让孩子信任你、亲近你;坚定,是要有原则和底线,明确告诉孩子边界是什么,不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你真的没忍住,骂了孩子,甚至动了手,记得事后要对孩子说对不起。你要让孩子知道,即便是大人也有犯错的时候,犯错了就要道歉;你还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并没有“以爱为名”的暴力,不能说我爱你、为你好,就可以肆意侮辱、践踏一个人的尊严。

       某一瞬间,当我们的呵斥变成关切,吓唬变成鼓励,扬起的巴掌变成抚摸时,教育才真正开始了。我们照料好了孩子,同时也是照顾好了自己的内在小孩。

      请记得:当孩子越不可爱的时候,越是需要我们爱的时候。

       当孩子面对生活的曲曲折折,大大小小的不如意,想到父母是他的退路,家是随时可以依靠的港湾,他心里就永远会有一份勇气。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