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识别和预防孩子心理危机——灵山县平南中学2024年春期家庭教育指南(一)

花皿甯甯
创建于2024-03-15
阅读 29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染病的持续反复,民众的身心受到较大冲击,孩子成为社会与家庭情绪的终端群体,各地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屡发生。心理危机事件不仅是学校安全管理和心理的责任,家长朋友更应该是孩子心理危机第一责任人,很多家长都会提出疑问:道理都懂,但为什么落实不到行动?那是因为:(1) 没有真正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不愿意承认,不敢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3) 自己工作太忙,压力太大,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及时识别并有效识别和预防孩子的心理危机?

心里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指在面临重大危机事件时,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和方法不足以应对所面临的问题,因而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表现为各类情绪、认知、生理和行为症状,如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严重时会做出自杀或暴力行为。它具有易发性、发展性、多重性的特点。

心理危机与家庭教育关系

          1.家庭教育观念功利 

          2. 家庭功能不全

          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4.家庭成系紧张

          5.家知存在偏差

心理危机的早期识别

行为信号

①出现自残行为

②每天长时间刷手机,睡眠严重不足

③长期心情郁闷,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④经常旷课,不交作业

⑤情绪激动,与家长发生剧烈争吵


言语信号

      自杀意念的表达,比如“想离开”、“活着太痛苦”;自厌感和自罪感,比如“我是一个废物”;无望感,比如“没人能帮我”、“无法解决了,彻底完了”;无力感,“我真的做不到”、“一切努力都没用的”。


生理信号

     罹患严重的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欲望、精力减退;睡眠、食欲问题。


情绪信号

      一个人在面临心理危机时会有明显的情绪反常:绝望感、无助感、自罪感、无力感,同时还容易被激惹或者突然且反常的平静。

心理危机的处理

               1.稳定情绪

               2.陪伴孩子

               3.巧借合力

               4.告知学校老师  

               5.转变观念

心里危机的预防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不要求孩子快速振作

        3.不要否定孩子的心理感受

        4.保证孩子有充足的运动和睡眠

        5.讲究沟通的方法

心理援助热线和医院

      青少年极端事件背后,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家长没有及时“看见”孩子。”预防或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家长要做到“四多”,即多观察,求救信号早发现;多陪伴,心灵沟通最有效;多倾听,理解共情不可少;多支持,爱与关怀最重要。必要时,及时需求专业人士和机构的帮助。

       

     愿家校携手,共育祖国健康的花朵!

编辑:宁华敏

初核:冯泰桡  

复审:陈群森

终审:韦念富

阅读 29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