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用心教研,用爱传授;以研促教,引领成长。为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聚焦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让多样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并得以提升。我校各学科教研活动在教导处的精心统筹下,如期迎来了校级公开课的开展。
课堂上“语”你成长
3月5日柯碧凤老师带来了《古诗三首》,三首古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想的想,能说的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一活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月6日初中部陈紫老师开设了《感受民风民俗》——八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陈老师以民风民俗文化为中心,设置民风民俗主题的系列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作家在追溯民俗文化中抒发乡愁,在现民俗文化中透视社会精神风貌。课堂对大单元教学进行理性整合和科学尝试,处处体现单元化设计的精妙。
课堂上“数”你最棒
3月5日黄丽洁老师带来了《认识东南西北》,黄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方位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通过转一转,得出四个方向是从东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让学生在“定一找三”的小组活动中,确定一个方向,就能快速找到其他三个方向!结合校园和教室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介绍校园和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月12日张悦莹老师带来了《圆柱的认识》,张老师以希沃白板进行多媒体教学,课堂生动有趣。利用学具,让学生摸一摸、转一转,既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从生活中寻找圆柱的图形,构建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消化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月14日初中部林彬煌老师展示了七下《平移》一课。林老师整堂课贯穿着一条暗线: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导入,从生活中寻找平移--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运用平移解决问题,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赋予了有趣的实际背景,使内容设计得更符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林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实践活动的安排,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体会。
3月15日陈燕君老师带来了《长方体的认识》,陈老师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让学生准确地理解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一些教具、学具图形让学生认一认,从中识别出长方体,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面、棱、顶点,再通过数一数面、棱、顶点的个数,用小棒搭一搭长方体的框架、指一指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观察、发现、感受、提取、归纳、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整节课能做到着眼于教学目标,突出课堂的教学重难点,让孩子们对于长方体的特征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课堂上“美”不胜收
3月13日陈渝老师展示了一年级美术课《海底世界多奇妙》,通过让学生欣赏视频中的海洋生物,引导学生探秘发现海洋生物的种类、颜色以及形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整个课堂学生高参与、高愉悦且课堂知识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喜欢。
课堂上“英”你精彩
3月15日姚婵凤老师展示了四下Unit2一节语音课,姚老师打破传统的“我带读,你跟读”的模式来展开语音词汇教学,而是运用课件展示图片,通过与学生的小对话拉近师生距离,由自我介绍小情节引出例词。通过朗读例词,引导学生找出并归纳出发音规律,并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拼读没有学过的单词。既培养了学生的拼读能力又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再辅以听音练习,游戏和故事引入,调节了课堂气氛。整节课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互听互评促成长
“三人行,必我师焉”。观课后,各学科教研组长第一时间组织观课教师开展了研讨活动,教研组长也及时做好教研活动记录。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执教老师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情境的创设和学科任务的设计、学生活动组织、活动实施、特色与创新点、多媒体工具使用等方面对执教老师的课堂闪光点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建议,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结束语:
每一次的教学研讨,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种突破。通过听评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的平台,教师们分享、学习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同行互助,相互切磋,共同提升,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们相信,只有不断砥砺前行,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开展更多的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点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