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蕾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慧心五小·精彩盛能湖】“情境创设 趣味识字”—基于“情境”的识字教学研讨活动

创建于2024-03-15 阅读3427

        教学研究是教育工作者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也需要凝心聚力,共同成长。

        识字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识字教学的能力,通过真实情境把识字内容与儿童生活联结起来,从学生经验出发,创设情境下的语言实践活动场域。根据学校计划,决定举行基于“情境”的识字教研活动。

        活动由李娟老师主持,全体语文老师参加,共同对情境下的趣味识字教学进行交流、研讨。

一、课例观摩

       赵玉雪老师与二年级的孩子们带来精彩的课例展示《中国美食》

        课堂以大单元创设情境,CCTV《美食中国》栏目组向全国发出《我家的菜谱》征集令为情境创设展开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流畅,重难点突出,且十分贴近低年级特点,富有趣味。

        课堂上将“识字”贯穿课堂,对识字方法的迁移运用做到了极致,让人赏心悦目。

二、理论学习

        姜晶晶老师进行说课、汇报交流

        以《中国美食》为例,和大家交流在单元情境任务下的识字教学是怎么开展的:在导入环节,构建了cctv美食中国《我家的菜谱》的教学情境,借助“我会看菜谱、我来选食材、我要学方法、我能做美食”四个递进式的学习任务,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梳理,美食推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设置相应评价要求,分层展开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主要指“情感”,有时也指“情调”或“情趣”;“境”主要指“意境”或“境界”,有时也指“场景”或“场域”。她把“情”与“境”整合起来,将“情境”理解为一种浸润着情感、充满着情调和情趣的教育场域。王宁教授认为,所谓情境,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就是这种语境对于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遇到的,能够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继续思考,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

        情境下的识字教学,是课堂与情境的融合,是以新课标为基准下的全新突破。

三、研讨评课

        各老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阅读与写作得以发展的基础是识字与写字,它贯穿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中,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它所培养出的言语能力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引起关注与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识字兴趣减弱,识字效率降低等缺点逐渐显露。

        大量研究表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识字过程中融合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使识字课堂更加生动化、生活化、多样化,让小学生对识字课堂产生期待,学生就会渐渐爱上识字。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四、总结发言

        黄萍老师与吕筱洁老师针对课堂及情境教学的教学点进行评课和总结

       有意思、有意义的情境任务,使学生的表达更有个性,更有思想。它让教师的教更有空间,更有力量;让学生的学更有动力,更有挑战。

        两位老师对课堂的呈现给予了高度肯定,为了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加完美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老师们受益匪浅。

      集体教研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促进了老师们的交流与合作,还使教师个体和年级组集体得以快速、有效的生成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团结一致,让教研活动更加扎实有效,让各项工作也都能更上一层楼!

阅读 34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