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起源
孩子们激烈的讨论着……
课程目标
1.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了解树木的种类及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
2.了解绿植对生活和环境的作用,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3.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课程脉络图
初遇树木
你们知道关于大树的知识吗?
老师我知道,树有常绿树和落叶树。
我还知道有苹果树、银杏树、柳树……
我知道有些树会开花。
我还知道树有树轮,就是它的年纪。
孩子们对大树已经有了一些初期的经验,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向幼儿发放了关于大树的调查表,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通过观察感知画画等多种形式,记录大树的笔记。
幼儿园里的树
第二天上午,带着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开始了一场“幼儿园的树”的探索之旅。幼儿园的树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这些天然的资源正好符合了孩子探究的愿望。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自己的观察进行了表征和记录。
这一次的探树,孩子们的兴致很高,他们细心观察着树叶、树枝,同时仔细观察着哪些树是开花的,哪些树是结果子的,他们对树干的形态和触感充满了好奇,探秘的目的性越发明显和清晰,趁着户外徒步的机会,孩子们又和大树来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数一数幼儿园里的树
在幼儿园里有许多的树,可是一共有多少棵树呢?于是把问题抛给了孩子,让他们来解决。
第一次数一数
老师没有进行任何引导和帮助,孩子用写数字、口头数数、数一棵在本子上画一笔做记号的方法来记录。在第一次数树活动完成后,每个孩子数的树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
第二次挑战数
一排密密麻麻的树怎么也数不清?于是有的孩子给树编号,有的孩子给数过的树贴便利贴,上面写好数字,有的孩子数一棵树,就给树绑一根线。
在每次实践之后遇到问题,孩子们没有放弃,而是尝试新的方式方法,拓展思路,真正地思考问题尝试亲身体验来解决问题。在数树中,我们通过幼儿自由数树——探讨数树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再次尝试——最后成功,整个过程都是以儿童为中心。
四季的树
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了不同季节的树,有的树在冬天就光秃秃了,有的树在冬天里开花。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小小探索家们在周围环境中学习,自己探索、大胆发现。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最丰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入手,让大自然成为孩子们的教科书,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结合幼儿的兴趣点,生成新的课程活动,支持和引导幼儿深入地探索。
树木之秘
众所周知,树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赋予了树木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来听一听小朋友对树的看法,可以让幼儿更加直观的了解、认识树的基本外形,材料,探秘它的作用。
幼儿更加直观的了解、认识树的基本结构,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教室的角落布置了“树的基本结构”观察区。
拓印树皮
树皮像是神话中龙的鳞片,有着神秘莫测的图案和凹凸不平的肌理,每棵大树都有它独特的树皮。每棵树的花纹都不一样,都有它独特的美,有没有办法可以将树皮上的花纹画下来呢?
可以印下来。
那我们该怎么去拓印树皮呢?
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拓印树皮的活动。
你瞧!我们多认真啊。
幼儿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大树,首次去尝试把大树的花纹画下来,强烈的好奇心激发着他们的探究欲望,原来用白纸和油画棒就能将大树的花纹给拓印下来,幼儿不仅亲自体验了操作过程,也丰富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孩子们运用不同的视角去架构自己关于树皮的新经验,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又得以不断更新和丰富已有经验通过直观体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提升孩子的动手操作及想象与创造能力
把树锯开,露出一个横切面来就可以看到上面一个一个同心圆的环,那就是年轮啦!我们可以通过树环来了解树的年龄,每一环代表一年哦!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通过看年轮就能知道它所处的环境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通过年轮上的疤痕就知道是在哪一年受过伤。
让我们把年轮画下来吧!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孩子们大胆的描绘出了年轮和树叶的造型,年轮线条流畅,大小以及表面纹路形态丰富,画面构图美观,通过线条与色彩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形象展现了年轮浓密、磨损的细节特点,充满了形态美和色彩美。
数一数年轮
在探秘树轮的过程中,知道每棵树的年纪都不一样,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将其特征画下来,与大树的距离又更进一步,不妨一起数数你的树轮有多少岁呢?
量一量:大树的腰围
“我的眼睛很厉害,一下就能看出树有多粗。”
“老师,我都可以抱着这棵大树了,它好粗”。
“我们可以用工具测量吗?”
“拿什么工具可以测量呢?”
“用小手、尺子、绳子、玩具”
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道。
《指南》指出:“教师应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如: 鼓励并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和观察是他们获取科学经验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最直接的途径。”孩子们从关注幼儿园里的树开始,用不同的视角对身边的树进行细致地观察、记录、讨论、分享。不断生成对于树的新经验,从已有经验到未知领域的拓展,开启了一次次他们探秘大树的旅程。
而测量是科学领域的一部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探索与发现。在测量大树的围度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常见的测量工具,体验了测量的乐趣,孩子们在做中学,学中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自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不管是拓印树皮,还是研究年轮的秘密,幼儿们都是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提出解决方法,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干预,而是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并提供相应的条件支持幼儿对树的进一步探索。
树木之趣
树枝新花样
孩子们看到树林里掉落了很多的小树枝,形状各异的树枝引起了小朋友的注意,大家纷纷捡了起来。
于是我们把捡来的树枝投放到了各个区域中。有的孩子们利用捡来的小树枝进行了手工小制作,有的孩子利用树枝在建构区进行了树枝拼摆。小小的树枝在孩子们的手中玩出了花样,他们尽情地享受着小树枝带给他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大树项链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有阳光和新鲜空气为伴,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幼儿园里一起给树送上天然华丽的叶子项链!为大树装扮不一样的气息。
《指南》其中的一个原则是:“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教师应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此次班本活动中,为了能够让幼儿全面发展,结合多个领域,园里提供了不同的材料环境,支持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如绘画,手工,建构等。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创作时,教师应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鼓励并支持幼儿自主创作,才能保护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树之情
绘本分享
《爱心树》
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大树给予了一个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
《了不起的大树》
讲述了一棵橡树的成长过程,还写了它和小松鼠的友谊。让孩子明白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通过橡树和松鼠的关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孩子们一起还欣赏了优美的诗歌绘本《树真好》,在优美的诗歌中,孩子们在情感上得到了共鸣。此时,孩子们纷纷想起了在探索《你好,树先生》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他们感受到了树的作用,树的美好。他们在散文诗的熏陶下,进行了《树真好》诗歌续编——
爱护树木
“我看到冬天的时候,环卫工人会给大树穿衣服,保暖。”
“大树是小鸟的家,如果把大树砍了,小鸟就没有家了。”
“人们不能乱砍树,要保护大树。”
“保护大树,就是保护大自然。”
随着班本课程的不断行进,孩子们与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大树被制作成家具后数量越来越少了,孩子们想要种一些树来增添新生命。大树为生活做出这么多贡献,要怎么保护大树呢?小朋友通过调查绘画的进行进行了记录。
爱心护树牌
孩子们挥动灵巧的双手自制护树宣传牌。
孩子们一起给树浇水、拔草、施肥……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小脸,听着他们热烈的讨论,我被这一群充满爱的孩子们深深地感动着,有你们真好!
《指南》提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在幼儿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利用实际生活情景和图书故事,引导幼儿严格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爱护树木的课程实施中,通过绘本学习,日常探索学习,激发幼儿对树木的喜爱之情,从而引起幼儿关注,愿意主动提出保护树木,延申到保护花花草草,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在后续的班本课程探索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为幼儿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经过一段时间对大树的探索与发现,我们一步步的将问题化解,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孩子的知识经验也在生活中慢慢积累起来。自然,总是能给孩子一个旷阔辽远的世界。孩子们对自身周围的自然现象特别感兴趣,会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的一些现象和变化,感知生命,亲近自然,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信在探秘大树的旅途中,孩子们会不断感受到大树赋予我们的乐趣与惊喜,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力量!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