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名师在线工作室作为我省“互联网+教育”重要创新实践和全省一体化“在线教研”平台,致力于推动我省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研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根据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山西省教育学会工作安排,山西省名师在线工作室2024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在线主题教研活动于3月份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单元整体教学、大观念统整、任务群驱动、项目化学习、结构化情境化等理念为引领,坚持育人目标、素养立意、导向教学,解决教师“用教材”落实课标、完成教学、达成育人目标问题。
3月5日下午,山西省教育学会“互联网+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崔云宏以“落实课标精神,提升教学品质”为主题,指出核心素养导向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深刻阐释了新课标强化育人、提升课程结构的要求。
3月6日下午,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武红芹围绕“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及“实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提出一些教学思考与建议。
武老师强调,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建立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追求语文实践活动的相互融通,全面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唯一作为基础型任务群加以设置的,突出了语言文字在语文课程内容中的奠基作用。作为基础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贯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学习的始终。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提出要求,学段要求前后衔接,相互关联,由易到难,拾级而上。
语言文字的积累是良好语感形成的基础,但文选式的教材编排方式使语料的积累相对零散,缺乏统一的规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言感知力、理解力和表达力的发展。这也是很多学生阅读量很大,但始终无法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语言文字的梳理就显得势在必行。
所谓“梳理”,就是将蓄积的零散知识和积累的语言材料结构化,将言语经验转化成为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回顾、辨析、整理和归类等思维活动中,经历由点到类、从散到整、由孤到联,继而从现象感知走向规律认知的过程。
首先,梳理语言文字的品质。梳理时,依照语言文字类型的不同、描述对象的不同、组织顺序的不同,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方法、遣词造句的思维密码以及形成的表达效果展开探究,通过前后统整、归类、重组,感知语言文字表达的完整性、条理性、准确性。
其次,梳理对语言文字的个人感受。阅读语言文字,是生命主体对语言文字进行心理映射的过程。语言文字的梳理,可以从语言文字描摹的具体画面入手,从探寻语言文字所渗透出来的丰富意蕴入手,从语言文字所散发出来的浓郁趣味和真挚情感入手,以“披文以入情”的“观者”视角,梳理“情动而辞发”的“缀文”构思,以真实的阅读感受作为梳理分类的重要依据。
最后,梳理语言文字的运用法则。语文教学倡导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方法、策略和经验,不应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而需要在具体的语文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依据感性经验梳理、提炼出理性的用词法则、造句法则、结篇法则。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作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精准把握本学习任务群的核心概念,明确其丰富内涵和教学定位,强化与教材、与生活的关联,创造性地开发和设置典型的主题任务,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始末,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品质和意识。
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笃行,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专业的提升,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是一份全新的收获。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过:“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习新课标,是一种需要;读懂新课标,是一种提升。今后,我会继续研读新课标,在读书中积淀,在读书中成长,并把所学、所思、所想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以课堂为阵地,深挖教材、深思教法,打造出真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稳步扎实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宁武县石家庄镇中心校
马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