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无闲草》这本书读完了, 这是一本心灵回归自然的作品,将秦岭山林的自然美景以及山林生活呈现给我们,让人们敬畏自然的同时也追寻自然在自然之中感受生命的渺小、光阴的流逝,探寻生命的真谛。 今天是《秦岭无闲草》最后一次的读书会了,大家更多的是深深的感悟和不舍。
(说明:本文照片均来自网上)
当下才是生活
任星官老师:
从头到尾到和大家一起阅读分享了这本书,好像没有记下多少植物,包括他们的特征和习性。 却让我对生活有个新的感悟吧!读完之后我专门写了一些东西。我明白了我的生活、我的人生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是用来体验,所以这本书里面说的这些地方,所遇见的美景会让我更有兴趣和动力去看一看,感受一下没有见过的风景,体验一下我没有体验过的人生。或许我这一生不会有太多的成就,但是我能从行为上去丈量、去更多的体验。满足我对世界的好奇心。
小时候会觉得找到工作就好了,成年之后可能会觉得结婚了,生孩子生活就会变好了。学有所成之后考公、考研上岸,熬每一个阶段时都会给自己说熬过这段时间,忙完这个阶段,生活就会真正的开始。突然明白生活不是在某个节点之后才开始的,那些障碍才是我们的生活,你不能等到生活不再艰难了才开始快乐!不能等到明天,生活的快乐是在解决问题的间隙。加班之后的烧烤摊,学习之后抬头看见的晚霞,恋爱过程中挤出时间的约会.......当下的每一天。人的一生不是要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要在暴风雨中起舞,因为,现在就是未来,当下就是每个人的人生。
吕晓雪老师:
谢谢任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回顾的过程当中,就是从我们小时候对于幸福到底是什么 ,回归到幸福的本质,其实当下就是,没有未来,也没有昨天,只有现在,所以我们要活好现在。很喜欢你的分享!
保护名贵树木
党颖辉老师:
刚才读的文章中说是古树上被绑上一些红绳子,我觉得这是一种民间的自发的行为,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利用这种行为保护名贵树木。比方说,在山里头一些很古老的树,要保护的树可以人为的去绑一些红绳。中国人对绑这些东西的树还是真的很重视,所以我觉得咱们也可以顺势而为,濒危的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树上面挂上红绳,这样可能更多的人就不会去破坏或者去砍伐。
吕晓雪老师:
谢谢张老师!更多的给我们带来一个保护的视角,怎么能多做一些事情,能够保护我们身边的植物。
进步 收获
葛炜老师:
我们一直在秦岭里面工作,在这里面生活,因此我读了这本书的感觉,就好像是又回到秦岭,就走在秦岭的山路上,既有党高弟老师的这种各种的动植物方面的这个知识,又有叶广芩老师那种感觉。叶广芩和党高弟老师合作完成的这本书,比较有新意,文字优美。读到最后我确实是感觉好像每读一句,就少一句,因此今天读的特别认真。
这本书是咱们共读的第二本书,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有很大的进步吧。第二本书,尝试大家轮流主持,我觉得很好,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提高。
马老师老师请到了这个书的作者之一党高弟老师参与我们的读书分享会,这是咱们读书会的进步,特别棒!党老师的分享也有很大的收获。尤其是关于自然教育方面,党老师指导咱们给孩子去普及的时候可以有浅显的,有容易引发孩子们兴趣的方式去讲述,虽然给孩子们不要过深得专业,但我们要有一定得专业知识,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因为现在给中小学生讲课更重视趣味性这些方面的,但是说有些东西确实忽视了,就是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了。
葛炜老师:
今天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东西我更熟悉,就是西门外面那棵大槐树,因为我就在西门外住着,这棵树,一年360多天,我可能有200多天都会看到它,我每天从地铁站出来,一眼就看见他了。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那西门当时还没有整个还没有改造,那个时候西门外面还有很多老的建筑,包括我们上的那个42中,前身是冯恭定公专祠,是清末为纪念明代关学大儒冯从吾(谥号“恭定”)而由朝廷下旨建立的,大门是古香古色的。在那个大槐树旁边还有一个老黄家泡馍。我父亲经常带着我们去吃,那个地方离西门不远,很开阔,夏天的时候天热,我不想在里面待了,就在外面。端着碗,吃着泡馍,旁边就是这个老槐树,远处,就是城墙和安定门。我刚才读到古树得那个地方的时候有种熟悉得感觉。这棵树能保存下来,我觉得真是挺万幸的。
孟雪老师:
有的时候我们感觉不要等待,想去看就去看,其实有的时候感觉就是错过了也没有什么,这就是人生,不可能什么事都很完美,有得到,有错过,有失去,所以其实都无所谓,随性就好!今年没有看上也没有关系,即便有的时候可能以后去会觉得没有当年的心情,那就换现在的心情也很好,很多东西都不用太执着,随意就都挺好,没有什么是真的能够把握和留住的。
我觉得我还蛮幸运的,就是那个独叶草,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山的时候我就看到了独叶草,然后当时我觉得那片还挺多的。我还想着要拔几颗,后来一听这么珍惜的植物,我说那好了,不带回来了。
吕晓雪老师:
孟老师一是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地方得美景,二的话给我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感觉,就是虽然美景带给人的体验很美好,但是错过其实也是一种体验,我们也可以再去找到这样子的一些机会。
自然中学习 逆境中成长
党银霞老师:
看完《秦岭无闲草》这本书后有三点启示或者叫感悟吧!就觉得,这本书一定要读。这是总体的一个感觉,第一点就是我从书里头能看到一个老林业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取得了人生丰厚的财富。党高第老师也是我的老乡。我们曾经在微信上聊过一次,但是没有见过面。那么读过他写的这本书,更加让我能够感觉到当时跟我语音聊天的老乡,他具备了怎么样一种精神力量,这也是值得我们林业人学习的地方。
第二点就是从书中有一个启示特别大的。在给孩子们做自然教育中,我们要有一个让孩子比较容易懂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到山里头,到自然中,到实践中去学习。这种学习就更容易让孩子明白,书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植物原来是这样,所以从实践中学习是很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在自然教育中应该推崇的一种方法。
第三点就是特别有感触的是植物的应激反应和抗逆生长,逆境生长的植物,野生的植物带给我们的启示或者叫感悟。在极寒或者虫病危急的状况下生长出的植物的特性或者药用植物功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一些功效。这种抗逆生长不光是植物有,我们人类也会有,比方说在逆境中生长的人,他就更有抗挫折的这种能力,或者是更能出成果,出成就!我们在给孩子在做自然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拿植物来比喻,或者是用植物的这种习性特性来给孩子去讲,更能启发孩子去热爱大自然,更能够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的去克服困难,更好的地成长。
追光者 22:37
这就是我看完《秦岭无闲草》得到的一点粗浅启示和感悟!非常感恩,感谢我们有这么一批人,一直坚持走过来,感谢有这么长时间陪伴在一起读过这么好的书,谢谢!
丰富的知识 极致的体验 满满的能量
马宇老师:
我个人的感受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丰富的知识。这个书里边介绍了这么多的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药用特点,以及在当地民间的这个名字,包括佛坪当地的很多的风土人情,我觉得真的是让人感觉到像一场大餐一样,我觉得值得反复的回味。虽然说这其中也有大量的植物,可能一时半会还记不住。它的具体的形态特征,具体的药用,就好像是在一大群陌生人中间,虽然说过去可能完全对他们没有了解的渠道和和这种兴趣,毕竟有了一个机会,他们每个人都做了自我介绍。可能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还会做一点动作,还会做一个做一点表情。然后更加有动力和兴趣,我想以后再去对他们加深了解,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因缘机缘去做这样的了解,这里面的信息量,知识量很大。我的收获非常大。
第二句话就是极致的体验。尤其是跟所有的这些朋友们一起来阅读的时候,大家是一个相互的一种温暖,相互的支持,也是一种互相的一种享受的,这样的状态下。可能很多的过去比较艰涩的一些段落,就比如说对他的花果叶的这种形态的,具体的专业化的描述的时候。即使是拿我来说,我当然也不是学植物学的,我以往可能遇到这样的段落,可能直接就越过去了。在大家的共同陪伴下,把这样的部分也可以认真的读下来,那么现在读了很多的这样的段落,我觉得好像现在越来越顺,也愿意越来越愿意在这上面动一点心思。
刚刚孟学老师分享的这个玉兰花,我觉得是一个特别大的诱惑,马上就想去。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达的时代,我们这样一群人,大家相互陪伴,共同的读一本书,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同频共振,这就是所谓的我们人生中的一种极致的体验!
任老师刚才说的,我们珍惜当下,珍惜我们现在所正在做的每一件事可能也就是所谓的当下,可能就已经活到极致了!
第三句话我觉得满满的能量。通过咱们长时间的读书会活动,我觉得真的是在积聚着能量,对于增长自己的眼界学识,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陪伴,确实收获了这么多东西,这样的动力是越来越足,越来越开心,越来越想继续往前走,也特别感谢大家!
锦锦老师:
刚才苗渺老师读到最后的时候说完了,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失落感,感觉这本书这么快就读完了,好像还在享受中,一下子戛然而止了。我就想到当叶广芩老师他们上山以后书中写道:“......最后从看草最后到山顶的时候,山顶上没有花,也没有草。然后进山看草?最终看得没了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实我们读书就是这样,我们从开始,到最后我们还是要告别这本书,我们又会有一个新的开始,下一本书葛老师已经开始给我们再计划了。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在结束、开始、结束.......
可能我们读完书 没有记多少植物, 因为我们没有到大自然里去看,我们在纸上谈兵。在教育中,我们现在孩子缺少到实践中去和书本上知识的链接,我们在空中学一些知识。这是就是我第一个想表达的留恋和不舍。
党高弟老师,他是一个林业工作者,但是和叶广芩老师写了这样一本书,而且他的这个图片资料这么多,这么丰富的,他给我们讲的时候,你看他信手拈来,朴实无华,那样风轻云淡的,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代林业工作者身上的那种精神,就是干一行成一行,用心的去做,那种认真细心,这么多年的积累下来了这些东西,最后成就了他。他现在是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植物学者,我们能跟世界上的植物学者对话,我觉得是非常的荣幸的。所以我第二点就是我们要学习党老师的这一点就是做什么事情去认真的做。 刚才任老师说没有记下多少植物,但是有许多的感悟。其实什么是学习,就是把你在学到的许多知识全忘了以后留给你的,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我们把这本书也读完了,这本书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是这些精神,这些感悟,这些懂得......
树洞教育杜鹃老师:
从一个想法到一本书,再到一群人。开始就和马老师说要组织一个读书会,那就把这个想法去落实了,然后我们就读了《林间最后的小孩》,再读《秦岭无闲草》。这样一本书书让我感觉秦岭真的无闲草,每棵草都是那么饱满,就感觉很遗憾这么多的知识我们竟然不知道,这么多宝贝我们也不知道作用,认识植物的时候我们也认识了人,不仅是书里的人,还有我们读书的人。在周三的晚上,大家在一起读书,感觉很温暖,又觉得就是那种星星之火,那种感觉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让人在烦躁的都市生活中走到森林一样,能静下来。最起码是安静的。
也了解到书里的人党高弟老师。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党老师是一个严谨的人,知识很丰富。很有幸马老师把党老师邀请进读书会,我觉得,他活的很通透。感觉和我看到了经常在山里和植物保护区的人一样,你听他说话。你看他的样子,我就感觉通透。他把植物讲的和生命一样,真正的是那种生命学,我觉得这点是给我感悟最大的。就像马老师、张老师。还有葛老师郭老师一样,他们在给《少年行》孩子们讲解时,他们就穿的工装,佩戴党徽,很认真的给孩子们讲解,当时令人特别感动。我给孩子们说,这就是敬业精神,不管大小的人,他对待我们就像对待动植物一样的,非常的尊敬哈!所以孩子们也留言说:"正因为有一代一代的守林人才,才给我们这一代蓝天......"。
一本书,一群人从书里到书外,结识了这么多,特别感谢读书会,特别感谢马宇老师和我们一群的小伙伴,希望继续。
王凯老师:
我读完这本书就是觉得不同人,他的风格都不一样的,我们就看叶广芩老师跟党高弟老师,党老师给人的风格就是逻辑特别缜密的,叶老师作为一个作家,她这本书呈现的给我们的内容就是特别温柔细腻的那种感觉,特别的亲切,就感觉跟她在对话一样。
牛爱平律师 42:26
很感谢咱们组织读书会的老师,确实有那种恋恋不舍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一次。好像是一种洗礼,一种升华,一种纯净的境界,感觉非常美妙!尤其是叶广芩老师用他的生花妙笔把植物、动物、人文描述的那么美,再配上党高弟老师这个植物学家的专业的介绍, 真的是一种享受!我能说的就是感恩和感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读书会虽然在树洞教育晓雪老师带领大家冥想中结束了,但大家的身体仿佛还在秦岭中穿行,思绪还在花草间徜徉,心灵还在《小美满》的音乐中激荡......
读书会为每一位会员精心准备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