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探访黄河故道,感受历史脉搏(一)

创建于03-14 阅读637

      机缘巧合,有机会来到内黄县梁庄镇支教一年。来之前,上网查阅资料,讲到这里是“红色沙区”,“黄河故道”。工作之余,跟当地同事闲谈,才知道我脚下的留固村就属于黄河故道,村西北曾经留有大片沙圪垱,沙土厚的有三四米,薄的只是浅浅的一层。在河南,带“固”的地名很多,多跟河流有关,来源于中原官话“堌堆”一词。当时人们为防水患就选择在高坡上居住,后形成村落,以“固”起名,如邢固、马固、理固等等。几十年间,伴随着房地产业一路高歌猛进,这里的沙子大部分已经被拉走,留下的土能种植花生、辣椒、山药等植物。再好一点的土地也可种植小麦、玉米。在黄河故道腹地,二帝陵、三杨庄遗址西北方,有着大片的刺槐、枣树等耐旱林木。二帝陵西南方曹李庄、白毛等村庄还能见到连片的沙地,这里已经形成规模化红薯种植基地。

       《滑县志》记载,黄河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就流经滑浚、内黄,向东北方注入渤海。直到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从今原阳县阳武口决堤,向南奔流,夺淮河入东海,将近1800年。如果自大禹导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算起,更是有3200年之久。黄河转身而去,在干涸的故道中留下来连绵起伏的带状沙丘。解放前,每到春天,则是“一场风沙起,禾苗一扫光;年年遭灾害,老幼都逃荒。”解放后,国家花费巨资,在内黄、浚县、滑县成立林场,植树造林,战风斗沙,才造就了如今这里安居乐业的景象。

       黄河虽已远去,但她留下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却已深嵌于史书中、大地上,流淌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此时此地,我仿佛身处黄河母亲的怀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时此刻,我何不实地去探访一下故道遗迹、感悟一下黄河文化呢?于是,打开地图,规划线路。

     第一站----金堤河。开车!走起!

       从梁庄镇西,走兰前线,一路向南,入滑县境内向西拐,到滑县白道口镇韩河京村,先参访一下当地有名的大雷音寺。随后到后安村,再向南行驶,就感觉一路缓坡下行,直到白道口金堤河河畔。下车抬眼北望,顿觉眼前一亮,只见河面宽阔,绿波荡漾,宛如一条翡翠玉带飘向远方,河两岸垂钓者比比皆是,这里定是钓鱼客的乐园。

       金堤河,其实是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后,沿着大堤形成的排水河道。因为紧靠古黄河大堤(史书称金堤,取固若金汤之意)而得名。黄河更是以“善淤、善决、善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而闻名于世。黄河自郑州桃花峪进入辽阔、平坦的华北平原,河水流速缓慢,而黄河含沙量很大,久而久之,河道就会泥沙淤积,高出地面,成为“地上河”。而滑县至聊城段,土地又疏松,每年夏秋季节,河水暴涨,就会有决口之虞。史籍有记载,只滑县段,大的决口就有77次,当地百姓深受其苦。

     

      此时站在金堤河河岸,回望来时的路,感觉刚才开车下来的这个缓坡,能比我站的地方高出十来米(后来在3D地图上测,等高差6米),坡上应该就是古黄河大堤了。

阅读 6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