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班课程故事
《鞋子大探秘》

东平县直二幼中一班
创建于2024-03-14
阅读 4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自理能力发展迅速,老师应该在一日生活中帮助孩子们在自理能力方面取得适当的进步。在幼儿园的探索鞋子课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穿鞋子的技能,也在实践中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自理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皆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本次班本课程的起源主要来源于自午睡起床后,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们老师鼓励孩子们自己穿鞋,但是有些孩子分不清正反,很容易穿错鞋子。于是,我们赶紧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小一班的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开展了一段有趣的探鞋之旅!

课程缘起


       孩子们午休起床后,总是能看到几个宝贝们坐着发呆,不穿鞋子,有一次小朋友们刚起床,正在穿鞋子。有一个声音出现吸引了我和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


瑞瑞:老师,有小朋友不会穿鞋子。


玥玥:老师,你看我穿对了吗?


豪豪:老师,可以帮帮我吗?

      针对孩子们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和孩子们经过了一番讨论,比如鞋子到底该怎么穿呢?怎么穿才是对的呢?不同的鞋子的穿法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于是,小一班展开了《鞋子大探秘》的活动,孩子们开启了此次课程之旅——

鞋子大调查

       原来鞋子有这么多的种类呀,鞋店里的鞋更多,有皮鞋、运动鞋、有大人的鞋还有老人的鞋!女士的、男士的;大的、小的;高跟的、平底的有鞋带的、无鞋带的最后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我们的调查表。

鞋子的历史

       孩子们,你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的鞋子和现在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吗?他们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通过学习,小一班的孩子们了解了历史上鞋子的模样,以及鞋子从古至今的大致演变过程,并互相交流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和观后想法。

认识鞋子·鞋子我知道

鞋子的秘密

       孩子对鞋子非常感兴趣,大家对鞋子的构造进行了探究,通过观察图片及自己所穿的鞋子,知道了鞋子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

区分鞋子左右

       小鞋子也会很调皮,有时候会找错好朋友,这样我们就容易摔倒,穿着也会觉得不舒服,小朋友你们知道怎么样区分鞋子的左右吗?

《我会穿鞋》

小小鞋儿手中拿

一左一右放放好

小脚丫找朋友

一左一右钻山洞

左扭扭右扭扭

最后搭扣粘粘牢

我的鞋子穿好了 

我是“配对”小能手

       孩子们在家里通过鞋子配配对的活动,发现了鞋子有不同的花纹、大小,提高了幼儿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

看!我把鞋子整理好啦。

穿鞋大比拼

       通过穿鞋比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基本的生活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反应能力,激发了自己动手的意愿,体验到生活自理的乐趣。

00:40

我来比大小

      通过比鞋子的大小,孩子们发现了我们的脚丫有大小,鞋子也有大小。知道大脚要穿大鞋,小脚要穿小鞋。

鞋底变变变

       在了解鞋子构造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鞋底这一部位,有很多不一样的花纹,小朋友问:“这些花纹是用来做什么的?追随着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展开了本次活动。

凹凸不平的鞋底

       通过故事分享《凹凸不平的鞋底》。原来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纹路,这些纹路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我们滑倒。特别是运动的时候,鞋底更要防滑保安全。

鞋底花纹花样多

       在每位小朋友的手里都有一双没有颜色和花纹的鞋底图片,于是孩子们尝试设计一双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鞋底花纹。

我是鞋子设计师

       在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鞋子的活动之后,有的孩子提出想要设计一些新的鞋子,于是便生成了美术活动“我是鞋子设计师”。活动主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给鞋子涂上多彩的颜色、制作漂亮的鞋子。

       此次活动起源于幼儿的兴趣,我们抓住了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穿鞋难”这一教育契机,幼儿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穿鞋的生活技能,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和鞋子成为了好朋友,对鞋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通过认识鞋子,学习穿鞋子、比赛穿鞋、设计鞋子等活动进一步了解鞋子,并在玩中发展了动手能力、涂鸦能力、空间感知、创新能力等,获得成功感与自信感。

一双鞋子,见证孩子的成长;

一双鞋子,记录了孩子喜乐;

一双鞋子,丰富孩子的学识;

一双鞋子,打开孩子的世界。

阅读 4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