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标、聚焦跨学科——新城区实验学校科学组研训活动

小小
创建于2024-03-14
阅读 5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有效实施,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发挥市、县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稳步提升我县一线教师科学课堂跨学科教学水平。我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县骨干教师参加立足新课标、聚焦跨学科暨市、县名师工作室联合研训活动。我校全体科学老师在3月14日到新城区第二实验小学进行为期一天的学习培训。

       这次联合研训活动共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教师研讨课 , 第二步:专家评课,第三步:讲座。

教师研讨课

第一节课《八课行星》

授课教师:韩梅玲老师

    教师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各行星的大小、距离远近排列,获得最直观形象的感知。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按比例将太阳系八大行星缩小进行比拟,学生对八大行星谁最大,谁最小,一目了然。

第二节课《导体和绝缘体》

授课教师:高璇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学问和阅历引导学生依据生活现象去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第三节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授课教师:顾超群老师

      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烹饪羊肉汤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只发生了形态和大小的变化,而有些在变化的同时又有新物质的产生,让学生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专家评课

     专家提出,本次科学课的主要目标是立足新课标,聚焦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名家名师与一线教师共话科学教育,答疑解惑。涉及科学教育学习、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问题,大家积极谈谈,现场活跃。

讲座

讲座一

高飞老师《例谈教学论文写作策略》

       高老师提出我们在写教学论文时应积零为整,即把零散的、具体的、微小的成果整合累积起来,自己在思考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念头,特别是突然来临的、转瞬即逝的灵感和闪光点,更应及时记录下来。这都是撰写论文的宝贵资源。

讲座二

李松叶老师《基于思维素养的情景问题设计》

       李老师根据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体化推进教育、科技、培养人才高质量发展。

      讲座结束后,鲍燕主任针对现工作提出了更切实的要求。老师们都听的意犹未尽且对以后的实验教学充满了期待,对能参加这样的业务能力素养的培训感到由衷的高兴。

       此次研训活动为我校科学教师搭建了学习成长、自我提升的平台,正是在这种交流之中,教学研究才更具魅力。这次培训交流给老师们带来了诸多的思考与启发,相信在大家教学上一定会有新的突破和成长,再次感谢各专家名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示范以及亮点纷呈的分享。

图片:杜楠楠、周蕊

美篇:梁霄

审核:刘柳

阅读 5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