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将思维可视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更好地践行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观,促进教师更加精准发现、把握和评估学生的思维,改进和优化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展思维,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解决教育教学疑难问题的重要平台。2024年3月13日上午,大街镇中心小学思维可视化课题研究组进行了教研活动。研究主备教师祝艳梅老师,课题组的老师们精心研讨教案,强化课题研究,开展了说课、上课、评课的课题研究活动。
本次课题研究教研活动执教是大街镇中心小学祝艳梅老师,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说课展示
祝老师严格按照说课的环节和要求,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九个方面进行了说课。说课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对教学重难点把握到位,教学设计独特,教学方法灵活,学法有创意。
随后,课题组和六年级组的数学老师们积极发表见解和看法,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探讨,达成共识,最终形成了一篇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操作性、可行性较强的教案。
课堂展示
空间与立体图形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板块,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多样的计算方式往往很考验学生的融汇贯通能力,祝艳梅老师首先回顾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提问学生圆柱体有哪些特点,学生们积极回答,提到了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以及圆柱展开图相关知识。
接着,祝老师利用知识的迁移提问学生回答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从而引出圆柱体表面积的概念。
祝老师用自己制作的实物圆柱,先给学生进行了实物展示,抛出圆柱的表面积具体指的是哪几个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圆柱体表面积是指圆柱体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包括两个底面和侧面,课堂上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氛围浓厚。
祝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体的底面积,两个底面积=2πr²。接着通过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联系本节课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侧面积=2πrh。祝老师总结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S圆柱=2πrh+2πr²。学生们跟随教师的讲解,逐步掌握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首先祝老师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剪刀剪开自己准备的圆柱,数形结合动手操作,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让学生分享交流自己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和理解,把具体的思维用实物图展现出来,用语言表征让思维“看得见”“摸得着”。
祝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圆柱的表面积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观察,动手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学生的思维用具体的实物呈现出来,用语言表达让脑海里的思想更加清晰地描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题组和六年级数学组的教师们认真地记录课堂上的一个个精彩环节。
评课展示
课后,教研组成员及六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针对本节课进行评课活动。大家积极探讨、大胆反思、主动学习、认真总结,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掀起了课题教研的新高潮。
祝老师的这堂课突出了数学思维可视化素养,把学生脑海里的知识以实物图的形式呈现在课堂,思维“看得见”“摸得着”,课堂教学为载体,结合我校实际,课堂上进行了“小组合作、课堂复述、当堂检测”课堂教学三件宝,切实带领老师们落实“以素养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积极转变观念,改进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形成长效机制,长期坚持。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接纳数学、理解数学。
文字编撰:王晓丽
图片来源:刘开香
初审:何强
终审: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