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本学期,各位老师积极开展赛讲课活动,牛陈兵校长、王丽丽副校长以及王俊霞主任带领各科老师深入课堂组织听评课。
3月14日赛讲课活动
3月14日上午课一,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聆听了由王莉老师执教的《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
课前开展古诗文诵读,犹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发展学生的灵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修养。
上课伊始,王老师带着同学们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并出示所归纳出的问题。
活动一:解决问题
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经验的方法,试着解决上节课所归纳的问题,写在导学单上。
王老师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相同的方法中寻找不同的角度,大家各抒己见,共同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力求达到语文要素要求。
活动二:集句成文
活动背景:“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同学们从课文第4自然段中选取表达主要信息的句子,重新组合,理清了恐龙一支飞向蓝天的过程,并构成精短解说词。
活动三:品味语言
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了很多表达准确的语句,并圈画出关键词,如:一些、大约、应该。当他们删掉关键词再读一读,惊讶得发现原来科普文的语言如此准确严谨。
整节课王老师都鼓励学生发言,课堂氛围轻松。课上同学们了解到《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科普文,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通过集句成文的方式概说了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
课二,张平旺老师执教五年级“Unit3 In the future”一课,课前通过神奇的魔法导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作用魔法机器,以学生为主体,紧扣课程主题,难易结合,适当地进行课堂延伸,保证学生在达到课程目标的情况下,更能拓展到实用的英语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不同的环节,动静结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课堂的乐趣。
课堂最后让每一个学生都书写自己的梦想,为学生的内心埋下努力奋进的种子。
3月15日赛讲课活动
3月15日上午课一,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会议室,聆听了由杨晓晓老师执教的《美丽的田园》一课。
《美丽的田园》一课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一开课时,杨晓晓老师就鼓励孩子去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节课主要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取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从而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杨老师先让孩子们分享预习成果,从情境图中找出了哪些数学信息,并将这些数学信息呈现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找出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活动一:解决“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分享汇报。
活动二:解决“8+6解决是什么问题?”同桌合作,共同探讨。
活动三:四人一组选取其中的一组信息进行讨论,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发言。
欢乐的课堂氛围,课中操,让孩子紧张的学习得到缓解进而围绕本课内容进行练习并总结。
课后,牛校长提出了对以后教学的建议,其他听课教师也积极参与评课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肯定了优点,也指出了不足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课二,王文燕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一课。 整堂课教学活动流程完整,以“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巩固”为主线引领课堂教学,注重科学课与数学课的整合,初步引入“速度”概念,用物理语言阐述物理现象,体现了科学学科的严谨性。
聚焦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了上节课中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又指向了本课的关键问题——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新旧知识联系紧密,融会贯通。
探索环节教师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三个活动层层深入,强化学生对“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认识,为速度概念的引入做铺垫。
研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知道指导学生抓住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
拓展环节教师设计了学生熟悉的“追及跑”游戏,引导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来比较比赛同学的快慢,起到巩固所学的作用,也让学生初步感知“速度”这一科学概念。
巩固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些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当堂训练当堂解决,注重知识的落实。
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实验活动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的参与,课堂井然有序,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强。
最后,老师们研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大家各抒己见,在肯定授课教师闪光点的同时,及时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为提高教学质量建言献策。通过赛讲课活动,教师能够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善和调整。